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阅读: 评论:0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冻雨的形成【自主背诵,夯实基础】
一、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具体原因:①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②政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③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他们要求限制王权;
过程:1640年爆发——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反攻倒算——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
土司文化      (“光荣革命”——一场不流血的冲突,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统治秩序)
光荣革命的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确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合执政的统治秩序,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跟踪练习】
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2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31688年,一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梦醒五棵柳C.建立了责任内阁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权利法案》——国王丧失立法权、财政权、军权等
  时间:1689年
内容:(1)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体现的原则:限制王权、议会主权、法律之上、法治取代人治、选举自由、保护私有财产、
君主立宪
意义:(1)使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的权力收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2)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
(3)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实现了由“国王之上”到“议会至上”、由“人治”到“法治”转变的关键性一步。
【跟踪练习】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三、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概况:1832年(19世纪中期)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影响: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路用材料【跟踪练习】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四、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丧失行政权
内阁产生:光荣革命后国王与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商讨国家大事的小房间,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随着英国议会多数党控制政权,国王不再出息内阁会议(国王丧失行政权,统而不治),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责任内阁制内容:①内阁的首脑是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形式上要经过国王的任命,首相可以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决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还可以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②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③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或者首相报请国王批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⑤
                                  (用图示画出国王、首相、内阁、议会的关系)
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的比较:
(1)明朝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内阁是专制皇权的辅助工具,没有实权,无法制约皇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标志,其本质是封建专制性质的,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产物,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掌握国家实权,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内阁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
【跟踪练习】1841木兰花张先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C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产物;
2、保留了君主,但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3、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
4、议会掌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跟踪练习】以下哪一情景最 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3、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制度模式。
【跟踪练习】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由此判断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政治力量日益强大,要求限制王权,参与政权;
(3)理论基础:洛克、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的影响;
(4)政治前提: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5)历史传统: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英国历史上有用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限制国王征税权)英国曾长期是君主制国家,君主在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实践经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曾经建立过民主共和制,最终走向了军事独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共和制不符合英国的传统。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中的“溥仪逊位”是中国的“光荣革命”。当被网友问到,“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认为:“不要简单地把妥协理解成一个完全负面的词汇,在特定政治革命场合,有时候一些适当妥协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学者汪晖认为“革命与连续性的关联,是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诞生的,是事件的参与
者在各种历史合力制约下的创造物。”但是,中国“溥仪逊位”和英国“光荣革命”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近代化的道路也迥异。
    归纳材料的核心观点,并依此评述“辛亥革命”和“光荣革命”中的“妥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随堂过关】
1.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材料旨在说明(    ) 
A.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更            B.议会可以随意创造出新国王
C.英国议会制度至此真正确立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2.“它为英国创造一个‘王在法下’的新的政治秩序,使英国的国家统治机构和权力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材料中“根本的改变”是指(    )   
A.专制的查理一世被处死        B.君主立宪政体基本确立
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3:3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1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王   议会   英国   权力   内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