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顿号用来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也可用来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顿号的用法及举例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顿号的用法及举例1 顿号的用法
一、分隔并列字符
(1)"汜、祀"与"纪、记"形近,不好区别;"假、葭"与"缎、锻"形近,也不
好区别。(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2)普通话的浊音声母有四个:m、n、l、r,其余声母都是清音。(张志公主编《现
代汉语》)
(3)括号常用的是括弧形的一种。此外有[]、【】、??几种,在一篇里需用几
种括号区别用法的时候用。(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顿号在例(1)分隔单字,在例(2)分隔字母,在例(3)分隔标点符号。
二、分隔并列词语
开普敦大学 并列词语用顿号还是逗号分隔,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说来,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的多用顿号。例如:
内功经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峻青《瑞雪
图》)
(3)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
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张贤亮《挽狂澜》)
(4)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碧野《天山景物记》)
(5)冷冰川也叫大陆性冰川,它是发育在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条件下的冰川。(韩爱敏《漫话冰川》)
(6)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得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
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莫里兹《七个铜板》)
例(1)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作主语,用顿号分隔。如果要强调每一个主语,也可用逗号分隔。例(2)并列主语"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共同为指示代词"那"所修饰,例(3)并列述语"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有共同的主语"我们"和共同的宾语"事件",例(4)并列宾语"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有共同的定语"成的",例(5)并列主谓短语"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共同修饰中心语"大陆性气候条件",共同成分把并列词语紧密连在一起,所以用顿号分隔,不宜改用逗号。例(1)至(5)的并列词语的结构都比较整齐,例(6)的并列词语结构不整齐,因为是作为定语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母亲",连接较紧密,而且句中已有了表示更大停顿的逗号,所以这些并列词语用顿号分隔更有利于分清层次。
中脑边缘系统
并列词语作谓语,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例如:
(7)剧中机器人"罗伯特"(Robot)聪明,听话,能干。(汤正华《机器人世界》)并列词语界限清楚,说话时无明显的停顿,中间不用顿号分隔。
上海商学院图书馆 (8)钱当然由他掏。什么猪耳朵猪尾巴猪蹄猪肠猪肝,全"高价""进口"。(苏方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传略》)
句中由"猪"字作为并列词语分界的标志,加顿号反而会使语气不连贯。
三、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一、二"和"甲、乙"等序次语后面用顿号表示停顿。例如:
(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
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
词;八、助词。(《陈望道语文论集》)
(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
甲、题材
乙、用字
丙、表达
丁、彩(张中楹《关于翻译中的风格问题》)东方论坛网
20__-05-28选自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__
词语,就构成多层次并列词语。顿号所处的层次总是低于逗号、高于直接组合的并列词语,但可高于或低于"和""与""及""或"之类连词构成的层次。
一、顿号用于比逗号低的层次
(1)我国历史上产生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如散文家孟子、、荀子、司马迁、韩愈等,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王实甫等,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
斗争!》)
(2)到了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又使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陶铸《崇高的理想》)
例(1)第一层用逗号分隔并列短语"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第二层用顿号分隔并列人名。例(2)第一层用逗号分隔并列短语"法国??""英国??",第二层用顿号分隔人名。
二、顿号用于比"和"类连词高的层次挂网喷浆
(1)修饰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主观与客观、主旨与材料、形式与内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中专语文《文章的修改》)
(2)这些古迹一直在向人们讲述着或悲或欢、或离或合的真实故事。(《出版科学》xx/4)
例(1)(2)顿号用于第一层,连词"与""或"分别用于第二层。
三、顿号用于比"和"类连词低的层次
(1)太湖一带盛产鱼、虾和菱角、茨实、莲藕。(初中语文《词类》)
(2)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诗词中寻觅古代的气候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白夜、柏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例(1)(2)第一层分别用连词"和"与"以及",第二层用顿号。
连词用于比顿号高或比顿号低的层次都可以,但同一连词在同一句话中只能用于同一层次,如果用于不同的层次,可能会造成界限不清。例如: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些年将属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分为七类,即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
本句顿号用于第一层,如以顿号划分,句中只列了六类,尚缺一类。问题出在"和"字既用于第二层又用于第一层。看来"化学和生命科学"属于两类,其中的"和"改为顿号或"以及",七类的划分就清楚了。
四、第一层用顿号,第二层直接组合
(1)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xx《改造我们的学习》)
(2)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民国(《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
例(1)并列词语"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直接组合,(2)"宋辽金"直接组合,上一层用顿号。
五、顿号用于三层并列词语
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速度与低速度、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等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宋庆龄《谈"比较"》)
在上例中,顿号用于第一层,连词"与"用于第二层,第三层"多快好省""少慢差费"直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