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艺停演话剧《潘金莲》谈起

阅读: 评论:0

从人艺停演话剧《潘金莲》谈起
作者:李春梅
来源:《读书文摘》天弩无人机2016年第12摩尔多瓦
        完成于一九二六年的五幕话剧 《潘金莲》,脱胎自文明戏时期欧阳予倩自编自演的京剧本,是欧阳予倩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二十世纪以现代意识重新书写潘金莲的第一部作品。无论是作为京剧还是话剧,该剧演出后都广受欢迎,可谓欧阳予倩的保留剧目。
钢铁冶金设备维护        一九五七年八月,为纪念话剧运动五十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欧阳予倩的 《潘金莲》,同时排演的还有田汉的 《名优之死》,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一九六一年四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排演两剧。意想不到的是,还不到一个月,《潘金莲》 就被停演。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的梁秉堃在 《史家胡同56号:我亲历的人艺往事》中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后到之前,北京人艺排演近百场戏,唯有 《潘金莲》 这一部遭到停演。
        然而,《潘金莲》 的停演,剧院的人们不但没有反感,反而把这件事传为美谈。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恐怕在于周恩来阻止了北京市文联对该剧的扩大化批评、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作者。换句话说,对话剧 《潘金莲》 的探讨,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在二十世
纪六十年代日益紧张的政治空气中,实属难能可贵。
        据梁秉堃回忆,周恩来对 《潘金莲》 异常慎重。在第一次看完排演之后,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表示要再看一次。几天之后,周恩来邀请田汉、欧阳予倩、阳翰笙等人再次观看了《潘金莲》。之后,周恩来立即组织了座谈会。除了邓颖超之外,其他与会者都在会上发表了对 《潘金莲》 的体会或看法, 意见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该剧的主题为反对封建压迫道教法术;二是潘金莲这一人物反封建的道路不对,不能当典型。
        显然,当时戏剧界包括导演及演员们都是在反封建的主题下理解这部戏,理解孙志刚事件迪布韦克潘金莲这一形象的。而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认为 《潘金莲》 并不成功。比如——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2:4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1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话剧   没有   京剧   意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