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3D京剧《霸王别姬》引发的些许思考
作者:李钢
来源:《戏剧之家》果蔬气调库2018年第24期
【摘 要】戏曲,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到了近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呈现衰落之势。“如何振兴戏曲”成为了戏曲界不得不思考的严峻问题。戏曲演员尚长荣主演的京剧《霸王别姬》恰是对这一问题作出的有益尝试。但是戏曲毕竟是戏曲,在本质上是区别于电影的,如何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取得平衡,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将尚长荣主演的苯胺的制备3D京剧《霸王别姬》作为出发点,通过论述戏曲本质特征以及戏曲与电影的结合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做些许思考。 灌溉定额【关键词】戏曲;电影;《霸王别姬》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凝胶材料克氏锥虫2018)24-0012-02
一、戏曲电影的本质特征
渝安集团
张庚认为戏曲的本质特征是程式性、虚拟性、节奏性。阿甲认为中国戏曲的表现特点是:
它主要利用分场和虚拟的舞台方法,通过唱念做打,作为自己艺术手段的一种特殊的戏剧表现方法。焦菊隐认为,中国戏曲从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讲,有三个特点:第一,程式化;第二,虚拟化;第三,节奏化。虽然大家对中国戏曲本质特征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都是试图从总体上来把握和描述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1]。 (一)虚拟性
与话剧艺术不同,戏曲是写意的。除了一桌二椅外,舞台上的一切都在演员的表演中。戏曲电影《霸王别姬》在这方面显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特性。这或许就是戏曲电影无法解决的通病——即如何在戏曲与电影中间到一个平衡的点,用电影的手法更好地表现戏曲。戏曲有其自己完整的美学体系,虽然这部剧仍然散发出来了很大的艺术魅力,但是为了适应电影化的娱乐观念,戏曲在表现手法上仍然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连《霸王别姬》中项羽的扮演者尚长荣在接受后来的采访中也说道:戏曲电影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虚实问题,可谓是一语中的。首先,体现在原曲目(梅兰芳上演的《霸王别姬》)是以幕为基本单位,一幕一景,但是一旦戏曲与电影结合,就很难做到这点。目前来说就只能借助电影的剪辑手法,将幕改为场景。其次,也是戏曲电影《霸王别姬》在虚拟性上出现的问题。
在庞大的舞台上,借助现代科技,舞台背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这是好事。但是,向来以虚拟化表演的戏曲与舞台背景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仿佛舞台背景只是充当了装人物的容器,严重地破坏了戏曲的虚拟、写意之美。比如,在项羽召集人马去与刘邦决战时,说“起兵前往”话后,一个圆场,本是表达路上行军的意思,传统的戏曲演出,当演员做出这样一个圆场的动作时,观众就会默认为舞台时空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传统戏曲表现手法上的优势。但是在戏曲电影《霸王别姬》里,舞台背景是一行行的山脉,而山脉上却是不断流动的云彩。云彩在动,项羽在动,而山脉却没有任何变动,仍然静悄悄地矗立在舞台上。对于观众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与传统戏曲美学相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