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焊接技术的规范

阅读: 评论:0

各种焊接技术的规范
篇一:焊接技术标准
附件3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企业
标准
japanese from voiceTJI/DG—2002
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
2002-04-28发布2002-05-01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 发布
TJI/DG-2002
前言
目的:本标准吸收了国外及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而制订,为规范本公司在汽车产品设计、试制中焊接(点焊)的技术要求和质量。非汽车产品的焊接(点焊)等效执行。
内容: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2. 点焊接头设计原则; 3. 焊点质量标准;
4. 焊点质量的检验方法; 5. 焊点接头的质量等级;
本标准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本公司的点焊技术按本标准执行,原“试行”版本TJI/DG-2002作废,本版本为正式版本,电子版本由本版本覆盖。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总师办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标准情报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专家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邬美华、薛永纯、江巧英。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企业标准
薛璐种子
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
TJI/DG—2002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是同捷公司负责确立或认可的汽车产品设计提供电阻点焊的焊接技术标准。除非在焊接图纸上有特定的注释,确立不同的焊接要求,任何与本标准以外的特例,必须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1.2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以下的低碳钢板(08、08AL、10、20、A2、A3等)、低合金高强度钢板(16Mn、09S iV)、含磷钢板(镀锌板、镀铝板、镀铅板等)的点焊。 1.3本标准未包括的材料厚度的点焊技术条件由现场工艺人员参照本标准自行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
1.4本标准颁布前已有的产品图,如有不符合本标准之处可不作修改,新图纸设计或旧图纸换版时均符合本标准。
1.5 点焊种类:基本两种类型,结构点焊和工艺点焊。 1.5.1 结构点焊
结构点焊是为了达到产品性能而设计的,所有点焊均为结构点焊,除非焊接图纸上特别注明工艺焊缝(点)。所有的结构点焊应符合结构式样。 1.5.2 工艺点焊
工艺点焊是为了简化(在线)工艺装配,但在工艺焊缝(点)的产品结构性能不作要求。工艺点焊必须接受产品设计部门的认可,并在焊接图纸中注明。 2.点焊接头设计原则
2.1点焊接头应为敞开式以利于焊接工具的接近。如果设计为半敞开式或封闭式须和工艺人员洽商。(见图1)
2. 2点焊零件的板材的层数一般为2层,不超过3层。
2. 3点焊接头各层板材的厚度比不超过2,否则应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2002-04-28批准 2002-05-01发布
敞开式
半敞开式
封闭式
图1点焊接头型式
2. 4原则上板材表面不得有任何涂复层(油漆、磷化膜、密封胶),如有特殊需要,设计和工艺双方协商确定。
2. 5 板厚t、焊点直径d、设计时可选取的最小焊点直径dmin,焊点间的最小距离e及焊点到零件边缘的最小距离 f见图2-1、2-2和表1。当焊点为双排或多排时焊点距离参见图2-3和图2-4。若板材为不同厚度组合,按较薄的板选取。特殊情况下必须超出表1规定设计点焊接头时应经工艺人员认可。
表1 电阻点焊的焊点尺寸
2. 6 如果采用多点焊机进行多点焊接,焊点距离可能小于2.5条中推荐的数值时,应由
科学幻想之父设计、工艺双方协商决定。 3. 焊点质量
3. 1 焊点的质量标准。 3.1.1熔化尺寸
熔化的直径在接触面的平面上测得。(见图3-1)船用接触器
凸点是焊点的一部分包括整个或部分熔核。凸点的平均直径D’是长轴测量值加上与长轴垂直轴的测量值的1/2。(见图3-2)
3.1.2焊点直径d(可按电极压痕直径检查)允许比图纸规定值大20%、小10%,但不
图2-1单排焊点图2-2 焊点到边缘的距离
图2-3 双排焊点并列 图2-4 双排焊点交错排列
图3-1熔化区的测量 图3-2 焊点的测量
得小于2.5条中规定的dmin,多点焊机焊接的焊点直径允许比图纸规定值大30%。忧国不谋身
3.1.3焊点表面的电极压痕应当光洁、均匀,压痕深度应不超过板材厚度的30%,镀层板点焊的电极压痕深度应可放宽到板材厚度的40%。车身外表零件上焊点压痕深度应不超过板材厚度的20%。车身装饰性覆盖件(如车门外板、翼子板等)的焊点表面应
篇二:焊接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范规定了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电容储能焊设备、材料、焊接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操作工艺流程;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件和结构件的焊接工序。 2. 材料
焊丝、技术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的半成品零部件和辅料。 3. 设备及工具
3.1 交(直)流脉冲氩弧焊机、CO2保护焊机、电容储能螺柱焊机。 3.2 电焊钳、面罩。 3.3 平台。 3.4 钢卷尺、角尺。 3.5 各种焊接夹具、手锤等。 4. 焊接技术标准 4.1 材料的焊接特性
4.2.1 钢材的可焊性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碳钢,如A3、10、20、25以及1Cr18Ni9不锈钢等可焊性良好,焊接牢固、变形小、易保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中碳钢以及1Cr13不锈钢的冷裂倾向和变形大,只有在合适的工艺规范下,才能保证焊接的进行。
4.2.2 有金属的可焊性
有金属中的黄铜(H62)的可焊性良好,铜(T2)铝镁合金(LF2 LF5)及铝锰合金(LF12)一般,铝铜镁合金(LY12)较差。
4.2.3 异种金属的可焊性
异种金属的焊接,在产品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碳钢上焊接不锈钢和铜螺钉。一般情况下,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之间可焊性良好,铜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可焊性尚可,铝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不可焊,铝与铜之间可焊性尚可。
4.2.4 电容储能焊螺柱的可焊性
A3、1Cr18Ni9不锈钢、黄铜材质的储能焊螺柱与以上材质的板材之间可焊性良好,在铝材质板材上只能用铝储能焊螺柱。
4.2 焊缝坡口的基本尺寸
合理的焊缝的坡口,可以保证尺寸精度、减少焊接变形,般焊缝坡口的工件厚度、坡口形式、焊缝形式、坡口尺
#
#
#
寸,见下面要求:
1) 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1.5mm.。
2) 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5mm.。 3) 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 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5) 工件厚度为1-6mm时,两件T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3 焊接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2:1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1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焊接   点焊   焊点   工艺   标准   设计   科技股份   图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