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工程与装饰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
一、土方开挖工程
1. 【控制点】
(1)基底超挖。
(2)基底未保护。
(3)施工顺序不合理。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2. 【预防措施】蒸发皿
(1)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土方开挖过程中,特殊是临近基底时,派专 ipda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2)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30cm 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3)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挨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
二、回填土工程
1. 【控制点】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2)回填土下沉。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2. 【预防措施】
(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 检验其密实度, 符合设计要求才干铺上层土;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 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者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 或者压实遍数不够, 甚至漏压, 坑(槽)底有机物或者落土等 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回填管沟时, 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者损坏管道, 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 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 直至管顶 0.5m 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1. 【控制点】
控制裂缝的产生。
2. 【预防措施】
(1)优化配合比设计, 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 度和入模温度。
(2)混凝土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 分层捣实, 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 不致形成施 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
(3)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
(4)混凝土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混凝土硬化前1~2h 用木搓板反复搓压,直至表面密实,以消除 混凝土表面龟裂。
(5)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者蓄水养护,并进行测温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 【控制点】
(1)墙柱钢筋位移。
(2)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4)箍筋弯钩不足 1350。
(5)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被踩到下面。
2. 【预防措施】
poco2007(1)在混凝土浇注前检查钢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者暂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 位移,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注意浇筑振捣操作,尽量不碰到钢筋,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随时检查, 及时修整钢筋。
(2)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施工简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 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3)经对焊加工的钢筋, 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 加工下料时, 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 内不得千只眼有对焊接头。
(4)钢筋加工成形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0 弯钩。
(5)板的钢筋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负筋被踩到下面,且在混凝土浇注前先整修合格。
机械工程师考试大纲五、模板工程
1. 【控制点】
(1)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
(2)墙面凹凸不平、模板粘连。
化学成分
(3)阴角不垂直、不方正。
(4)梁柱接头错台。
2. 【预防措施】
(1)墙体放线时误差应小,穿墙螺栓应全部穿齐、拧紧;加工筋固定撑具(梯子筋),撑具内的短钢筋直接顶在模板 的竖上。模板的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2)要定期对模板检修,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不得用大锤或者振捣棒猛振模板,撬棍击打模板;模板拆 除不能过早,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方可拆除模板,并认真及时清理和均匀涂刷隔离剂,要有专人验收检查。
(3)对于阴角处的角模,支撑时要控制其垂直度,并且用顶铁加固,保证阴角模的每一个翼缘必须有一个顶铁,阴角 模的两侧边粘贴海绵条,以防漏浆。
(4)在柱模上口焊 20mm×6mm 的钢条,柱子浇完混凝土后,使混凝土柱端部四周形成一个
20mm×6mm 交圈的凹槽, 第二次支梁柱顶模时,在柱顶混凝土的凹槽处粘贴橡胶条,梁柱顶模压在橡胶条上,以保证梁柱接头不产生错台。
六、混凝土工程
1. 【控制点】
(1)麻面、蜂窝、孔洞。
(2)漏浆、烂根。
(3)楼板面凸凹不平整。
2. 【预防措施】
(1)在进行墙柱混凝土浇注时,要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不超过 5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为防止混凝土墙面气 泡过多,应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遇钢筋较密的部位时,用细振捣棒振捣,以杜绝蜂窝、孔洞。
(2)墙体支模前应在模板下口抹平层, 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 1cm,保证下口严密; 浇注混凝土前先浇筑 5~1Ocm 同等级混凝土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3)梁板混凝土浇注方向应平行于次梁推进,并随打随抹;在墙柱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注楼面+0.5m 的标高,拉好 控制线控制楼板标高,浇混凝土时用刮杠平;混凝土浇注 2~3h 后,用木抹子反复(至少 3 遍)搓平压实;当混凝土 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上人。
七、钢结构工程
1. 【控制点】
(1)构件运输堆放变形。
(2)焊接变形。
(3)尺寸不许。
(4)焊缝缺陷。
(5)螺栓孔眼不对。
(6)现场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7)不使用安装螺栓,直接安装高强螺栓。
2. 【预防措施】
(1)构件运输堆放时地面必须垫平,垫点应合理,上下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以避免垫点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
(2)应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或者采用夹具、胎具将构件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以防止焊接后翘曲变形。
(3)钢构件制作、吊装、检查时应用统一精度的钢尺,并严格检查构件制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
(4)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施工,尽量减少焊接缺陷产生。
(5)安装时不得任意扩孔或者改为焊接,应与设计单位商议后按规范或者洽商要求进行处理。
(6)焊工须有上岗证,并应编号,焊接部位按编号做检查记录,全部焊缝经外观检查凡达不到要求时,补焊后应复
验。
(7)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先使用安装螺栓暂时固定,调整紧固后再安装高强螺栓并替换。
八、砌筑工程
1. 【控制点】
(1)拉结筋任意弯折、切断。
(2)墙体凸凹不平。
(3)墙体留槎,接槎不严。
(4)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
【预防措施】
(1)砌砖时要注意保护好拉结筋,不允许任意弯折或者切断。
(2)砌筑时必须认真拉线,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或者圈梁时必须加好支撑,要坚持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浇注高度不能 大于 2m,插振不得过度。
(3)施工间歇和流水作业需要留槎时必须留斜槎, 留槎的槎口大小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方法而定; 留槎的高 度不超过 1.2m,一次到顶的留槎是不允许的。
(4)拉结筋、拉结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设置,预留位置应预先计算好砖行模数,以保证拉结筋与砖行吻合,不应 将拉结筋弯折使用。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点
装饰工程质量控制点
一、抹灰工程
1. 【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