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泵池沉井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阅读: 评论:0

泵站泵池沉井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光明泵站沉井主要有:高、低压泵房、吸水井共3个;公明泵站沉井主要有泵池1个。泵池沉井施工工艺,四节制 作,不排水一次下沉
1.1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1-1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1.2沉井制作
1、刃脚支设 沉井制作时,为解决地基承载力的缺乏,采用垫层法。 浇筑底节砼、养护、拆模、等强  初挖、抽垫  不排水开挖、下沉、监测、纠偏、到位  基底清理  封底、等强  底板混凝土浇筑 施工准备
路面破除及场地平整
铺垫
拼装刃脚模板
安装支撑排架及底模
支立内模
绑扎钢筋闫世可
支立外模
即在刃脚下设垫木垫层,垫木下再设砂垫层,逐层扩大,类似扩大基础。
沉井刃脚铺设标准方木(100mm×100mm×2000mm)作支承垫架的垫木,然后在其上支设刃脚及井壁模板,浇筑砼。地基上铺设砂垫层,将沉井的重量扩散到更大的面积上,避免制作中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时易于平,便于铺设垫木和抽除。
选用中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洒水,控制干密度
国民党五大主力
≥1.56t/m3,地基整平后,铺设垫木,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平仪控制其标高差在10mm以内,并在其孔隙中
垫砂夯实,垫木埋深为其厚度一半。
2、脚手架搭设及接高平台铺设
沉井制作内外脚手架均采用中48,δ=3mm钢管,钢扣件组合搭设,由专业架子工搭设内外脚手架,每层操作平台内净1m铺设竹排板式标准脚手板,并设置栏杆,竹排板围护,外脚手用绿网围护,内脚手架顶层满铺平台便于浇砼操作等安全。每座井设二处上下施工扶梯,脚手架立杆、横杆、剪刀撑、垫木等的搭设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要求施工。
3、模板支立
井壁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钢模板采取竖向分节支。每节高1.5~2.0m,模板循环倒置使用。先支井体内模,一
南艺学分制
次支到比施工缝略高100mm,竖缝处用90mm×90mm方木支撑在内部脚手架或竖井架上。外模分两次支设,内外模均支到施工缝略高100mm处,竖缝用木方及①12mm拉紧螺栓紧固,间距500mm,在螺栓中间设100mm×100mm×3mm 钢板止水片1道,止水片与螺栓接触的1圈满焊。每隔1.8m 设1道中20mm钢丝绳和拉紧器箍紧,以防外胀,再设斜支撑支顶于基坑壁及外部脚手架上。
木模板均采用15mm厚胶合板模,所有模板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围檩立筋采用φ48钢管,拉杆螺栓采用①14mm圆钢,拉杆螺栓设置水平间距50cm,垂直间距60cm。为防止浇砼时爆模,在水平加固模板用的2×①25钢筋两端接头处上点焊,所有拼缝及模板接缝处要逐个检查嵌实,防止漏浆。
4、钢筋绑扎
本工程的钢筋规格、种类繁多,对进场钢筋要实行验收,按规格分批挂牌堆放在有衬垫的钢筋堆场上,防止底层钢筋锈蚀。对进场钢筋应按批按规格抽样试验,严格遵守“先试验复检、合格后使用”的原则。团体操队形
囿制作成型钢筋,按其规格,绑扎先后,分别挂牌堆放,对其成型的具体尺寸,规格有工地质量员抽样检验把关,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要求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钢筋绑扎要结实,井壁的内外层钢筋之间要设定位撑。
在钢筋绑扎后,采用同结配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保证钢筋在砼中有效截面。
5、混凝土浇筑
1)沉井分四节对称均匀分层浇筑,每层厚300mm,均衡下料,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使沉井倾斜。
2)混凝土采用软轴振捣器人工振捣密实。
3)每节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实行第二节浇筑。
2006年高考试题
4)两节井壁的接缝(施工缝)处凿毛并冲洗处理后,再继续浇筑下一节,并在浇筑前先浇一层同标号富浆混凝土。
5)井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时实行养护、拆模。待井壁混凝土强度达到70%,刃脚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实行下沉施工。
1.3沉井下沉
沉井下沉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方案,前者适用于渗水量不大、稳定的粘性土或在砂砾层中渗水量虽很大,但排水并不困难时使用。后者适用于严重的流砂地层中和渗水量大的砂砾层中使用,以及地下水无法排除或大量排水会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生产的情况。正常情况下选用排水下沉法,但当本工程遇见严重的流砂,沉井下沉应选择不排水下沉。不排水下沉挖土方法:采用抓斗及水力吸泥机在水下挖土,即用高压水泵将高压水流通过进水管分别送进沉井
内的高压水和水力吸泥机处,利用高压水射出的高压水流冲刷土层,使其形成一定稠度的泥浆汇流至集泥坑,然后用水力吸泥机将泥浆吸出,从排泥管排出井外弃土处。
1.4沉井下沉措施
1、提前做好下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拆模,拆除模板时,对混凝土
表面实行外观检查,同时将井筒内外的脚手架全部拆除,各项检查无误后实行沉井下沉。
2、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实行挖土下沉。
初沉是沉井下沉最关键的工序。此时四壁无约束无摩擦力,全部重量靠砂层承担,下沉系数很大。沉井重心又高,开挖若不均匀,就可能倾斜位移,刃脚下的砂垫层要分层均匀开挖,每层厚度25cm,在刃脚沿线全面实行。沉井入土后,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的实行,分层厚以30cm左右一层为宜。井内土面高差一般应控制在0.5m以内,为防止突沉,靠近刃脚处尽可能不掏土,发现沉井倾斜,应即时纠偏,如出现突沉,应分析原因,即时采取措施。第二次沉井下沉采用长臂挖机或者液压抓斗挖中间的土,沿沉井刃脚四周保留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再续挖刃脚周边的土堤,如此往复,最终使沉井底面形成锅底。沉井下沉过程中,在做好观测、分析刃脚压力变化、分析挖土深度与沉井下沉量的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0:4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0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沉井   下沉   钢筋   采用   模板   混凝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