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重的危机2021年第5期(总第286期) 畜牧生产
11
青海省民和县整株玉米青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姚文元墓薛晓峰
(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民和 810800)
中图分类号:S81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1)05-0011-03 通过对民和县整株玉米青贮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实际生产中个别农户对青贮技术掌握的不好,导致青贮失败;或对青贮饲料的质量判定有误,给牛羊喂食腐烂变质的青贮饲料引起稀泻、腹痛等症状。畜牧技术部门应该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加强青贮过程的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在实际青贮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养殖户的青贮技术,引导养殖户正确利用青贮饲料。 西罗园五小整株玉米青贮是指在玉米处于蜡熟期时收割、切短、填装、压实、密封于青贮设施(窖、塔、袋等)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因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保存时间长、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饲喂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在世界各地畜牧业生产中被普遍推广使用。 1 基本情况
(1)青海省民和县地处青海省最东部,位于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于浅山沟壑为主要农业生态类型的旱作农业,全县总土地面积 1 890.82 km 2,总耕地面积 4.27万 hm 2,其中浅山面积2.67万 hm 2 ,占总耕地的62.5 %,主要分布在海拔 1 700 ~ 2 400 m 的地
区,光照条件好,年平均气温4.2 ~ 6.6 ℃[1]。2007年以前,民和县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川
口、马场垣、中川、官亭等乡镇的川水地区,面积小规模小,浅山旱作区传统种植小麦、豌豆、洋芋、胡麻等作物,粮食单产不到100 kg ,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2)随着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对饲草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针对民和县浅山旱地的气候特点
和生产现状,坚持以调制旱的思路,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重点农业。2007年开始民和县在浅山地区试验示范基地种植全膜双垄玉米86.67 hm 2,试种成功后迅速在全县大力推广,到2020年全县全膜双垄玉米种植面积已达2
万 hm 2,玉米种植总面积达2.67万 hm 2。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的饲料利用率,畜牧部门从2000年开始大力推广整株玉米青贮技术,特别是从2016年国家开始实施“粮改饲”项目以来,由于受
国家补助政策的刺激,养殖户对青贮的热情逐年高涨,到2020年,全县青贮玉米已达15万t ,为本县
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饲料,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由于养殖户对青贮技术掌握的不好、了解的不够,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笔者就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2 整株玉米青贮原理和方法
2.1 常规青贮 常规青贮是利用原料中和大气中
的乳酸菌在切碎的青饲料及其流出汁液中进行密闭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青饲料的pH 降到4.0以下,杀灭或抑制了其他有害杂菌(如各种好氧的腐败菌和霉菌等)的活动,从而达到完好保存青贮饲料和供长期饲用的目的[2]。 2.2 玉米青贮的要点 玉米青贮的方法掌握四要
点:(1)适时收割。在玉米进入乳熟后期到蜡熟期时进行收割,这一时期玉米的含糖量最高,水份含量在60 % ~ 70 % 左右,是青贮的最佳时期。(2)适当切碎。如果用于喂牛切碎成3~5 cm ,用于喂羊切碎成1~2 cm 为宜。(3)层
层压实。在窖(塔)底部填一层10~15 cm 厚的切断的干秸秆或软草,然后再开始装填,每装填
畜牧生产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第42卷
内部收益率
12 20~40 cm 左右压实一次,特别要注意将周边和四角填充压实,如当天或者一次不能装满全窖,应在已装窖的原料上及时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次日继续装窖。(4)严密封闭。原料装填压实后的高度应在窖口1 m 以上,中间应适当高出四周,先用塑料布盖严,再用30~40 cm 厚的土层覆盖,土层表面拍打坚实光滑,在土层上加盖适当厚度的秸秆或干草。密封后,须经常检查,发现漏气及时修补,杜绝透气并防止雨水渗入,封窖后在不低于15 ℃时,经35~45 d 时间即可开窖饲用[3]。 3 青贮过程中存在问题
3.1 青贮窖选址、修建不规范 青贮窖应该选择
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没有污染的地方。由于受养殖环境的影响,养殖户往往是因地制宜,那里有地方那里修,很难做到合理选择场地。对于常年进行养殖生产的养殖户来说,应该修建坚固结实的混凝土或砖石青贮窖,尤其以塔式青贮窖最好,有防雨顶棚,周边排水畅通。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往往是重存栏投资、轻设施投资,青贮窖没有防雨顶棚,雨水流入窖内浸泡青贮饲料造成浪费,特别是下挖式窖壕青贮积水更为严重。甚至有的养殖户只是下挖一个土壕沟,在底部和四周铺上塑料膜就青贮,这样塑料膜很容易破损开口,很难达到青贮密封的要求。香港历史资料
3.2 玉米收割时间选择不准 由于受传统思想影
响,个别养殖户认为,玉米在蜡熟期还没有完全成熟,营养价值不高,所以延迟收割时间,错过了最
佳青贮时期;还有的养殖户既想收获玉米棒,还想青贮玉米杆,在收获一部分玉米棒后立即青贮玉米秸秆,同样错过了最佳青贮时期,导致青贮玉米质量下降。
3.3 青贮设施选择不合理 对于饲养量大、长期
进行养殖生产的养殖户来说,应该选择修建坚固结实的混凝土或砖石青贮窖进行青贮,这样既有利于加工青贮,还可以每年重复利用,但是部分养殖户由于多种原因,往往选择大塑料膜容器或者裹包青贮,这些青贮方式有很大弊病:用大塑料膜容器青贮时很难做到压实密封,青贮效果不理想;裹包青贮主要是方便运输,但极易撕裂和受鼠害,保存比较麻烦。
3.4 青贮技术不规范 由于牛羊的个体大小不
同,青贮玉米切碎的长度应该有差别,但部分养殖户不注意这一点,青贮好的饲料既喂牛也喂羊,由于长度过长造成羊采食困难;个别养殖户在青贮的时候往饲料上喷洒水和工业用盐,造成青贮料水份含量过大而腐烂,添加过量的食盐容易造成牛羊食盐中毒;个别养殖户没有认识到压实的重要性,往往使青贮料中留有太多空气,特别是周边和四角,这样也容易造成饲料发热霉变导致青贮失败。
3.5 饲喂方法存在误区 (1)对青贮饲料的质
量认识不足。发酵好的青贮玉米打开后手感冰凉、茎叶明显、结构良好,呈黄绿,有一股酸香泡菜
味;没有发酵好的手感发热、发霉变质、粘连结块,呈黑褐,有一股霉变腐臭味。部分养殖户不知道如何判定青贮是否成功,认为只要是青贮玉米都可以饲喂牛羊,将已经霉变的青贮玉米饲喂牛羊后引起腹泻等不适,严重的可发生中毒;有的养殖户明明知道青贮玉米有发热霉变,但是不舍得丢弃,将发霉变质的青贮玉米晒干后喂犍牛、育肥羊等。(2)饲喂青贮饲料的方法不对。动物转入采食青贮玉米时,开始是不习惯的,必须经过和其它饲料搅拌并逐渐加量驯化饲喂过渡。优质的青贮饲料pH 小于4.6,属于偏酸性饲料,成年动物每日青贮玉米饲喂量应控制在牛25 kg 、羊5 kg 以内,过多饲喂容易引起酸中毒,有的养殖户由于经验不足,不经驯化过渡就大量饲喂青贮玉米,有的饲喂过量,都容易引起动物不适。 4 解决问题的对策
4.1 加大对养殖户的科技宣传 为了让养殖户掌
握到正确的玉米青贮技术,畜牧技术部门应该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在将要开始进行青贮一二个月之前,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彩页,对养殖户进行简单直观的面对面培训,传授正确的青贮技术,并通过和养殖户的对话交流,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使养殖户对青贮技术真正能够做到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4.2 引导养殖户积极观摩学习 在本县川口、马
场垣地区开始青贮的时间长,技术成熟,当地养
2021年第5期(总第286期) 畜牧生产
13
张殿新1,王春明1*,焦 莉1,吴 垠2,王洪芳1,穆春雨1,吴忠良1,姚寿通3
(1.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沧州工贸学校,河北 沧州;
3.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通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河北 沧州)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1)05-0013-02 中国养殖业已进入了无抗的时代,蛋鸡无抗养殖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蛋鸡无抗养殖现状入手,分别从养殖环境、细节管理、加强防疫、调整营养等几方面对蛋鸡无抗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近年来,人们对动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抗生素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无抗养殖政策,这也标志着我国养殖已经进入了无抗的时代。“无抗养殖”即在养殖的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激素以及其他外源物。在无抗的环境下,如何保证蛋鸡的高效生产一直是蛋鸡养殖企业的关注热点。因此,探讨我国蛋鸡无抗养殖现状,研究蛋鸡无抗养殖关
键技术,对保障蛋鸡安全生产,为人们提供绿、安全的无抗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蛋鸡无抗养殖的现状
1.1 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抗生素的应用曾
经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养殖户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我国蛋鸡养殖主要特征为高密度与规模化,这直接导致了动物的健康程度较差。禁止使用抗生素后,蛋鸡的生产性能往往会有所下降,病死率升高,短期内对蛋鸡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无抗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虽然提高了蛋的品质,但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成本,许多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放弃无抗养殖技术,改用抗生素,造成养殖户对抗生素的极大依赖。
1.2 养殖观念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蛋鸡养殖主
光彩体育馆要依靠经验,对蛋鸡养殖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无抗养殖的实施,对蛋鸡养殖从业人员提出了更
殖户通过多年的实际生产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青贮技术。由于各乡镇的气候不同,玉米成熟的时期也稍有差异,所以川口、马场垣地区开始青贮的时间要早一点,畜牧技术部门应该组织山区的养殖户到川口、马场垣地区的青贮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和这些地区养殖户的交流学习,取得实践经验。
4.3 加大青贮现场的技术指导力度 在进入青贮
期以后,畜牧专业技术部门应该派出技术人员,到青贮加工点进行现场指导,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玉米的成熟程度,指导农户适时收割,测定青
贮玉米原料的水份含量,如果水份含量过高应该通过萎蔫失水或添加干物质使水份达到合适范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手把手地指导养殖户进行正确的青贮加工。
参考文献
[1] 喇中孝, 王国兰. 民和县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及增
产效益分析[J]. 青海农技推广, 2016(4): 12-14. [2] 韩友文. 饲料与饲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75: 85.
[3] DB41/T617-2010. 饲料青贮技术规范[S].
(收稿日期:2021–01–25)
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自筹项目《海兰褐壳蛋鸡精准养殖技术研究示范》(编号:18226635)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