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

阅读: 评论:0

    调研报告
一、场地概况
1、总体区位
2、历史变迁
3、周边环境
4、人流分析
5、路径分析
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
1、场地入口
2、场地用地构成                             
3、空间序列
4、阴影关系
吴学敏三、尺度与人行为分析
1两个加快、视线与人行为分析
2、高宽比、围合感与人行为分析
四、场地人及活动分析
1、主要人分析
2、不同人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
五、综合分析
六、问题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所之所以精彩,是场因为她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块场地逐渐失去活力,虽然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场地当年的风姿已不复存在,正一步步走向风烛残年。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关问题一步步展开调研,并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本次调研场地是位于第一综合楼北侧入口处前区广场,现第一综合楼已变为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办公楼,建筑未发生大的变化,场地更是未经调整,一直以来保持着上世纪初始设计时的摸样,管理缺乏,设施陈旧,人流量小,成为校园中比较消极并且不稳定的一块场地,不能满足B无线电台区同学学习生活的相关需要,一步步成为校园中失落的场地。
调研前期: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及现场勘测观察,整理出大概的场地的现状。包括构成的景观要素、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二十多年来的使用情况及变化。然后总结调研内容。
调研方式及内容:抽取一天的时间在清晨、早晨、下午、傍晚、晚上五个时间段去场地观察记录适用人、数量以及场地内的家具区域使用情况并记录。在观察时随机抽取几名使用众记录下其使用时间、主要活动以及对场地的改造建议。并用相机记录下人们的活动。
每人挑选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现场调研,自由观测。并从这个角度在场地内亲身体验,测量必要数据然后分析尺度、材质、周围环境等影响因素。并对场地内活动者进行调查。
双极电凝镊调研大纲:
ttp·场地概况及周边的交通流线、区位关系、日照分析等。
·场地内水体、植被及座椅等景观要素以及空间序列与人的行为活动的关系。
·场地视线、尺度及空间围合感、高宽比与人的行为关系。
·场地内适用人、活动时间段、人们进行的行为活动及频率、空间情境。
调查结束后,整理出数据、图片分析出结果,然后绘制分析图,制作PPT,写调研报告。
具体场地调研内容:
一、场地概况
总体区位
场地位于重庆大学B区校园内,校园校园可以大致划分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该场地位于教学区内,比邻体育运动区。场地沿东西向展开,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
历史变迁
该场地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一综是校区的教学中心,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场地作为附属于一综的一块开阔、环境优美的场地,常常作为学生活动的地点,充满活力。
    90年代至今,随着一综地位的衰退,其前区场地越来越少有人问津。场地性质渐渐转变
为静谧的观赏型场所。
周边环境
场地周边建筑有机电楼,第一综合楼,图书馆,第二综合楼和建工楼,北面有运动场。其中,第二综合楼,图书馆和运动场的使用人是全校师生,所以人流量较大,而建工馆,机电楼和第一综合楼,目前均为院系使用场地,人流量较小。从周边场地的使用功能来分析,可将场地周边划分为闹区和静区。
使用人及人流分析
使用人主要分为三类:
学生:来到场地的学生一般集中在清晨,主要的活动是背英语单词,其余时段基本属于路过场地去二综合楼、图书馆等。
生死跳伞
工作人员:由于一综合楼的由学生教室变成了经管学院的院楼,使得这块场地的教职工人流明显增多,来到场地的教职工基本都是经管学院和图书馆的老师或清洁工,使用性质基本是路过。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20:2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0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析   使用   活动   调研   综合楼   校园   人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