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阅读: 评论:0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意译
作者:苏越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
爱的对象        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潘广田“的标准。文章在对直译与意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进行分析,具体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
        一、直译与意译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
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现代智力七巧板(张培基等 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 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1南京禽流感最新消息、直译与意译的历史
        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国古代就有。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我们都是大导演,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在西方的翻译史上,美国语言学家、翻译专家尤金・奈达,英国语言学教授彼特・纽马克也就直译和意译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小周立波张冯喜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19:2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98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直译   翻译   意译   语言   译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