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模型

阅读: 评论:0

MPTP诱导的⼩⿏帕⾦森模型
帕⾦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于⽼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并伴随脑内⿊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本项⽬以MPTP诱导建⽴PD 模型⼩⿏,通过特定药物,观察药物对PD模型⼩⿏⾏为学、脑⿊质尼⽒⼩体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并在实验终点,取脑部⿊质、纹状体等组织进⾏基因组学的后续检测。
实验内容:
SPF级C57/BL6雄性⼩⿏,⿏龄7-8周,体重20g左右;动物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PD模型组、PD模型+药物组
起死回生术
PD模型建模⽅法:pearson相关分析
腹腔注射MPTP 20mg/kg/d,连续注射14天。对照组使⽤等体积⽣理盐⽔进⾏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MPTP给药结束后,模型建⽴成功。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药物给以相应的药物处理;正常组、PD模型组使⽤等体积PBS进⾏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
检测项⽬:
smi
1.⾏为学检测:
转棒实验:使⽤⼩⿏转棒仪检测⼩⿏的运动协调能⼒。
将⼩⿏置于直径为75px的旋转杆上,转速调整为30r/min,每次同时测定5只⼩⿏,每个隔室中1只。记录⼩⿏从转棒开始转动⾄掉落转棒所经历的时间,测定时间为1min,每次中间休息1min,连续5 次,记录1min 内掉落次数。
旷场实验:即⾃发活动,是检测MPTP损伤后少动的常⽤指标。
旷场实验所⽤实验箱为尺⼨:500×500×300mm旷场,周壁的颜⾊为⿊⾊,旷场底⾯被平均分为16个4×4 个⼩⽅格。正上⽅架摄像头,视野覆盖整个旷场。将动物放置在正中央格,同时进⾏摄像和计时,时间为5 min。通过计算机⽰踪分析系统来分析动物在⼀定时间内的活动状态。实验室保持安静,室温为20 ℃左右,光线充⾜。观察指标:⽅格间穿⾏次数(动物的四肢从⼀个格进⼊另⼀个格为穿⾏⼀次)、直⽴次数(动物双前肢同时离地,或者双前肢放在墙壁上算作直⽴⼀次)、中央格停留时间、穿过中央格的次数。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爬杆实验:是评价⼩⿏运动协调能⼒的经典⽅法。通过记录⼩⿏由杆的顶端往下爬到底部(双前⽖着
地)所需时间,⽐较其运动能⼒。本实验将⼩⿏放置于⼀个⽊制的粗糙的⼩球上,其下端接有⼀个表⾯粗糙、截⾯为圆形的⽊棒,⽊棒下端放置于⿏笼⾥,当⼩⿏头朝下⽅从⽊球爬⾄⽊棒上,⽤秒表记录此刻的时间为A,当其爬⾄⽊棒最下端时,记录此刻的时间为B,那么⼩⿏爬完整个⽊棒所⽤的时间为C,C=A-B,每只⼩⿏测试俩次,将俩次爬杆的平均时间作为统计指标。
2. 脑组织尼⽒体染⾊湖北大学学报
取各组⼩⿏脑组织,经固定液固定、⽯蜡包埋、切⽚后,进⾏尼⽒⼩体染⾊。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中尼⽒⼩体的数量。
3. 免疫组化检测脑⿊质TH表达
取各组⼩⿏脑组织切⽚,修⽚⾄脑⿊质部位,进⾏免疫组化染⾊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
4.电镜观察脑部线粒体:电镜下观察⼩⿏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低倍视野有基本完整的细胞结构,⾼倍视野中要有线粒体线粒体特写, MPP组可见铁死亡线粒体:⼤⼩变⼩,双层膜密度增⾼,外膜断裂,脊减少或消失。
实验结果:
尼⽒染⾊
免疫组化染⾊TH:TH免疫染⾊可来评估MPTP对⼩⿏⿊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作⽤。模型组⼩⿏脑组织切⽚TH阳性神经元的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19:1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9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时间   观察   动物   实验   模型   线粒体   转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