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闪耀的犹太民族——电磁学之⽗赫兹排不进前三
犹太民族⼈⼝虽仅有1400万⼈,占⽐全球⼈⼝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
奖,诺贝尔奖获得概率远⾼于其他民族,是全球平均⽔平的108倍。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
伊德、赫兹、冯·诺依曼等闪耀历史的天才都出⾃于这⼈数不多的民族。让我们⾛近这些闪耀历
史星空的犹太民族天才⼈物,了解他们为⼈类所做出的贡献。
1、全世界⽆产阶级和劳动⼈民的伟⼤导师——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希·马克思(1818年5⽉5⽇-1883年3⽉14⽇),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之⼀,第⼀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全世界⽆产阶级和
劳动⼈民的⾰命导师,⽆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等。马克思创⽴的⼴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
义,其最⼤的愿望是对于个⼈的全⾯⽽⾃由的发展。马克思创⽴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
思确⽴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
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的马克思主义
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进⾏⽃争的理论武器和
⾏动指南。
2、伟⼤的科学巨匠,现代物理学之⽗——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14⽇—1955年4⽉18⽇),出⽣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
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学院,现代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个犹太⼈家庭(⽗母均为犹太⼈)。1900年毕业于瑞⼠苏黎
世联邦理⼯学院,⼊瑞⼠国籍。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学物理学博⼠学位,并提出光⼦
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狭义相对论,1915年
创⽴⼴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美国国籍同时保 留瑞⼠国籍。1955年4⽉18⽇,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1999年
12⽉,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的协
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战后他积极倡导和
平、反对使⽤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
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顿之后最伟⼤的物理学家。
3、奥地利精神病医师、⼼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6⽇—1939年9⽉23⽇),奥地利精神病医师、⼼理学家、精神
分析学派创始⼈。1873年⼊维也纳⼤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学位。1882—1885年
亚当斯密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开业精神病。1895年正
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理学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
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
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理学、⼈格⼼理学和变态⼼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
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柱。
4、德国物理学家,电磁学之⽗——海因⾥希·鲁道夫·赫兹
海因⾥希·鲁道夫·赫兹
海因⾥希·鲁道夫·赫兹(1857年2⽉22⽇-1894年1⽉1⽇),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先证
2014sci影响因子
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
名。
海因⾥希·鲁道夫·赫兹在1886年⾄1888年间⾸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
⽆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程可以⽤偏微分⽅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
面包炉程。1887年11⽉5⽇,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全⾯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步完善了麦克斯韦⽅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做了⼀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的现象。这⼀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光量⼦理论的基础。1888年1⽉,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座⾥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线电电⼦技术的新纪元。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的实验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程
组,将新的发现纳⼊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像詹姆⼠·麦克斯韦和迈克尔·法拉第预⾔的那样可以穿越空⽓,这⼀理论是发明⽆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光电效应,后来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
5、⼆⼗世纪的数学巨⼈——约翰·冯·诺依曼硼砂溶液
约翰·冯·诺依曼
约翰·冯·诺依曼(1903年12⽉28⽇-1957年2⽉8⽇),美籍匈⽛利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冯·诺依曼是布达佩斯⼤学数学博⼠,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被后⼈称为“现代计算机之⽗”、“博弈论之⽗”。
冯·诺依曼先后执教于柏林⼤学和汉堡⼤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学教授、普林斯顿⾼等研究院教授,⼊选美国原⼦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早期以算⼦理论、共振论、量⼦理论、集合论等⽅⾯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冯·诺依曼第⼆次世界⼤战期间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第⼀颗原⼦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冯·诺依曼1944年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冯·诺依曼转向研究⾃动机理论,著有对⼈脑和计算机系统进⾏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脑》
(1958年),为研制电⼦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案。其余主要著作有《量⼦⼒学的数学基础》(1926)、《经典⼒学的算⼦⽅法》、《连续⼏何》(1960)等。
6、匈⽛利籍著名空⽓动⼒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冯·卡门
美丽的雨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5⽉11⽇—1963年5⽉6⽇),匈⽛利犹太⼈,1936年⼊美国籍,是20世纪伟⼤的航天⼯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被誉
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亚理⼯学院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喷⽓实验室,中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
冯·卡门在航空事业上的卓越成就是⽆可辩驳的。航空学和航天学上⼀些最光辉的理论、概念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球上也有⼀个名为冯·卡门的陨⽯坑。⽽航空史上令⼈瞩⽬的⾥程碑,如齐柏林飞艇、风洞,滑翔机和⽕箭…… 可以说20世纪的⼀切实际飞⾏和模拟飞⾏的成功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他在航天技术中乘风扶摇,⼤展才略,掀开了航天史上⼀页页的新篇章。卡门事业上的成功令⼈崇拜,⽽他的思想个性和为⼈处世⼀样为⼈们所敬仰。在年过七旬之后仍然频繁地周游列国,为世界和⼈类的进步⽽⼯作着,⽽他培养的“卡门科班”也会让世⼈永远铭记。
7、“原⼦弹之⽗”——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年4⽉22⽇—1967年2⽉18⽇),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被誉为“原⼦弹之⽗”。
曼哈顿计划期间,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后于1945年7⽉主导制造出了世界上第⼀颗原⼦弹,因此被誉为“原⼦弹之⽗”。第⼆次世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等研究院(IAS)⼯作并担任院长(1947年-1966年)。
1967年2⽉18⽇,奥本海默因喉癌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 2006年12⽉,奥本海默被美国的知名杂志《⼤西洋⽉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物”第48名。美国国家实验室设⽴有奥
本海默杰出奖。
8、“之⽗”——爱德华·特勒
爱德华·特勒
爱德华·泰勒(1908年1⽉15⽇-2003年9⽉9⽇),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于匈⽛利,曾长期任教于加州⼤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学等⾼校。 1952年,他与欧内斯特·劳伦斯共同创建了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1959年⼜主持建⽴了伯克利空间科学实验室。爱德华·泰勒被誉为“之⽗”,⽽除之外,他对物理学多个领域也都有相当的贡献。
泰勒于1930年代移民美国,并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早期成员,参与研制第⼀颗原⼦弹。这段期间,他还热衷于推动研制最早的核融合武器,不过这些构想直到第⼆次世界⼤战结束之后才实现。
苏联于1949年进⾏了第⼀次原⼦弹引爆测试,其后总统杜鲁门就宣布要开展的速成研发。于是泰勒在1950年回到洛斯阿拉莫斯进⾏该计划的⼯作。
波兰数学家斯坦尼斯⽡夫·乌拉姆,及其合作者康尼留斯·厄⽡特、验算者费⽶于1950年所作的计算不但指出泰勒之前所估计的所需氚的量太少,⽽且即使加⼤氚的⽤量,聚变过程中的能量流失也会⼤得使反应⽆法进⾏下去。然⽽,“超级”弹的研究进⾏了多年仍毫⽆进展,其后泰勒在1951年占有了乌拉姆的⼀个创新构想,并将其开发成第⼀个可⾏的百万吨级设计。乌拉姆及泰勒的贡献就成了后来的泰勒-乌拉姆设计⽅案。
尽管泰勒提出这个⽅案,⽽且他长期推进这个概念,但是他并没有被选为这个研究计划的主管。他在1952年离开洛斯阿拉莫斯,并加⼊了加州⼤学辐射实验室新建的新分部利福摩尔,⽽建⽴新分部很⼤
程度是因为泰勒的强烈要求。在1951年11⽉1⽇常春藤“迈克”(第⼀项使⽤泰勒-乌拉姆设计⽅案的热核武器)被引爆之后,泰勒就被媒体誉为“之⽗”。
9、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1918年5⽉11⽇—1988年2⽉15⽇),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理查德·费曼,⾼中毕业之后进⼊⿇省理⼯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省理⼯学院,1942年6⽉获得普林斯顿⼤学理论物理学博⼠学位。1942年,24岁的费曼加⼊美国原⼦弹研究项⽬⼩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弹项⽬“曼哈顿计划”。1945年艾琳去世。“曼哈顿计划”结束,费曼在康奈尔⼤学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学院担任托尔曼物理学教授,直到去世。
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法,这是研究量⼦电动⼒学和粒⼦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具。他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第⼀位提出纳⽶概念的⼈。
10、⼗九世纪德国伟⼤诗⼈——海因⾥希·海涅
海因⾥希·海涅
海因⾥希·海涅(1797年12⽉13⽇~1856年2⽉17⽇),德国抒情诗⼈和散⽂家,被称为“德国古典⽂学的最后⼀位代表”。
海涅出⽣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个犹太⼈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了⼀些民主改⾰。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命的代表,是⾰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法军的这些改⾰,使备受歧视的犹太⼈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和《歌集》⽽闻名⽂坛。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的犹太民族。⽽他的⾰命思想⼜使他在德国⽆法到⼯作。1830年⾰命后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同时对法国和德国⽂化有许多评述。1856年2⽉17⽇,在巴黎逝世。
诗⼈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学中既是作家⼜
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但像海涅那样将⼆者完美地统⼀起来,⽽⼜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主要著作有:《诗歌集》(1827年)为海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是他的第⼀部诗集,包含《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哈尔茨游记》(1826年~1831年);《德国,⼀个冬天的童话》(1844年);《论浪漫派》(1836年);《西⾥西亚织⼯之歌》(1844年)等。
11、西⽅现代派⽂学奠基⼈——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7⽉3⽇~1924年6⽉3⽇),⽣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1883年出⽣犹太商⼈家庭,18岁⼊布拉格⼤学学习⽂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说集和三部长篇⼩说。可惜⽣前⼤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都⽤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绝望的个⼈。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现代主义⽂学的先驱和⼤师。
12、享誉世界的⼤⽂学家——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28⽇—1942年2⽉22⽇),奥地利⼩说家、诗⼈、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说《象棋的故事》、《⼀个陌⽣⼥⼈的来信》,长篇⼩说《⼼灵的焦灼》,回忆录《昨⽇的世界》,传记《三⼤师》和《⼀个政治性⼈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学,⽇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并深受影响。创作诗、⼩说、戏剧、⽂论、传记,以传记和⼩说成就最为著称。第⼀次世界⼤战期间从事反战⼯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22⽇在巴西⾃杀。
茨威格的传记⽂学作品主要是两⼤部分。
⼀是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题的⽂学家传记,其传主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萨诺⽡、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这些⼈⼤都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响当当的⽂学⼤师,今天放眼这个名单,⼏乎就是⼀部19世纪的欧洲⽂学思想史。
⼆是⼀系列历史⼈物传记,其中包括四百年前的⼈⽂主义者伊拉斯,拍案⽽起、反抗宗教改⾰家卡尔⽂思想统治的瑞⼠勇敢学者卡斯特⾥,16世纪苏格兰⼥王玛丽·斯图亚特和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等。⽆论是叙述传主的⽣平,还是评价其地位与功过,不管是刻画其⼼理与⾏为,抑或是描述其命运与得失,都是从⼈道主义出发,肯定⾃由理念和⼈道情怀,抨击思想禁锢和专制独裁,表达了茨威格爱⼈类、爱⽣命的⼈道主义精神。人民公社好
茨威格的传记⽂学创作植根于西⽅⽂化的沃⼟和现实⽣活,深受⼈道主义的滋润,受到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响,深⼊传主的内⼼世界,细致⼈微地展现传主⼼理的发展与变化。
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