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机器和农具的总称。 2、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用机器逐步取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 3、农业机械化(农机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是一个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4、农业机械化技术:把农业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技术。
5、农业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殖能力和比突然间的自我
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国际组织的作用
6、农业现代化: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科学来组织管理农业生产过程,将落后的农业改造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农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向社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
二、填空题
1、按照农业机械的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 农田基本建设 、 耕作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排灌 、 植保 、 运输 、收获、农产品加工、 林业 、 牧业 、 渔业 和 农用航空 。
2、农业机械化的涵义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生产工具 和农业生产工艺 三个方面变化。
3、农业机械化既是一个 技术发展 过程,又是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过程。
4、根据农业劳动者掌握和利用的生产技能、工具和管理水平可将农业划分为 古代农业 、
传统农业 和 现代农业 三个阶段。
5、农业现代化包括格雷戈里农业生产技术 、生产手段 和 生产方式 三个方面的现代化。
6、现代化农业具有土地产出率 、寡核苷酸探针劳动生产率 、 产品商品率 和 天然气相对密度资金利用率 “四高”的特点。
7、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划分为 起步 、 发展 、 高潮 、 转制 和 市场导向与政府相结合 五个阶段。
8、发展农业机械化应注意解决 主要农业作业项目 、 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 和 农机化管理法制化 四方面问题。
9、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包括 加强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建设 和 出台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 两个方面。
10、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可概括为 劳动力密集程度 、 工业发展对农业发展影 响的主导作用 和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方面。
三、问答题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
(1)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 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 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强度;
(5)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水土资源污染;
(6)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
(7)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8)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答: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要比农业现代化早20多年。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农业发展史是一部生产工具变革的历史。
(2)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4)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柱.
(5)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3、已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的途径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主攻方向是什么?
答:将世界已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的途径可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1)第一类: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特点是地广人稀,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劳动力不足。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采用先机械技术措施、后生物化学措施。
(2)第二类:日本、荷兰、比利时,特点是人多地少,劳力资源丰富,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耕地不足.主攻方向是提高土地生产率,采用先生物化学措施、后机械技术措施。
(3)第三类:英、法、德等国,它们介于一、二种类型之间,既缺乏足够的劳力,又缺乏足够的耕地。因此,采取生物化学与机械技术并用的路线.
4、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答: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各级政府的干预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主管部门应正确有效地履行政府职能.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部门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并结合行政手段对农业机械化进行调控。
(3)要注重农业机械化自身及其环境的建设,如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土地集中制度,农田基本建设等。
(4)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及有效监督是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5、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有哪些?
答:主要成就:(1)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建立了完整的农机工业、科研和推广体系;
(3)建立了农机化机构,培训了大批农机化人才.
主要经验:(1)“需要"是发展农机化动力和决定农机化项目顺序依据;
(2)农机化发展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农机经营者要有发展农业机械的自主权;
(4)农业机械的商品经营和其它商品的经营原则是相同的.
6、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综合应用农业机械化原理、现代管理学、运筹学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如何用好和管好农业机械设备并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优质、高效、低耗、安全”进行农业机械化生
产,使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7、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2)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3)农业机械化管理与组织;
(4)农业机械化生产效果评价;
(5)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
(6)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7)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
(8)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农机管理中的应用;
(9)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自动化.
第2章 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以求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