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影 孙媛媛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2期 兰亭集序说课稿
摘 要:农业兼业化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农户在一个家庭内部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合理分工的结果。农业兼业化使农民收入构成不断多样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得出进城务工所得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的结论。为了避免过度兼业化导致的粮食供给趋紧危机,政府应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专业化,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大化。 平行空间论关键词:农业兼业化;农民增收;工资性收入;纯农业收入
朱古亭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办公效率02-0023-03windows server2003
引言
在农业兼业化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对于农民增收问
题主要从资源占有量和人力资本角度进行研究。郭正模(2001)指出,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首要因素。吴敬链(2002)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占有量较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农民增收效果不显著。舒尔茨明确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陈艳(2001)指出,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影响了他们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限制了他们转入其他行当的机会。韦鸿等(2003)对农户持有的资源进行了总结,认为土地、生产性固定资产、农民人力资本、储蓄及手持现金四类资源是我国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渠道,且资源的多寡决定了农户收入的高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繁荣的市场经济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农民选择脱离土地进城务工,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农民的收入构成不断多样化,收入总量显著增加。那么,进城务工所得的工资性纯收入对农民纯收入有多大的影响?笔者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