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阅读: 评论:0

农业机械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46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年第3期
农业机械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李爱芹
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
采用机械技术手段,干预,改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
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
,农业机械改造生态环境
1.强化了生产力自然界大事件
强盗贵族
农业机械犹如劳动者手足延伸和体力,智力扩
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改造自然的能力极
大加强,不仅能适当的控制生物,又能有效的改变环
境.
2.改善了农业生态条件
许多作业,如深松,旋耕,灭茬,秸秆覆盖,喷灌,
保护性耕作等,都有利于增加土壤耕层,改善土壤理
化性质,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使农业变成
开放性循环.通过外加的机械能,化学能和生物能,
推动并促进了循环速度.
3.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和气候资源母液
美与丑的剧本
农业生产的时效性和地域性至关重要,为创造
高额的生物产量.必须抢种,抢收,抓紧田间管理,
避免旱,涝,病,虫等危害.机械作业速度快,效率
高,质量好,可以适时播种,延长作物生长期,控制调
节光,热,水,肥,保证生物产品的质量.
4.调控了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土壤为基础,作物为主体的
系统.对这个系统,人们通过机械技术手段,进行适当调节和控制,以提高作物种的生产能力,完成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固定,分配和储藏,更好地转化和利用太阳能.
二,农业机械污染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包括农用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各种
动力机械和耕作,排灌,植保,收获,农副产品加工等作业机械.它既是强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动力源,又
是具有一定污染能力的污染源.主要表现在振动, 噪音,废气,油料和过度耕作等几个方面.
1.噪音污染
噪音危害人体健康,对驾驶人员来说是不可忽
视的致病因素.据有关部门测定,大中型拖拉机无
负荷大油门运转时,噪声在92—94dB之间,拖带挂车达98dB,均超过噪音安全标准.
2.废气污染
柴油含有杂质或发动机供给系统发生故障和技
术状态恶化,将使未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的碳粒,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逸散空气中的量增加,污染大气. 我国大气污染物中,由机动车(汽车,拖拉机)排出废气造成的约占l0.5%,这种污染酸化土壤,破坏自
然植被,促使作物叶片生斑,枯萎,脱落,甚至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油料污染
农业机械常用的汽油,柴油,机油,齿轮油,液压
油和油脂,若保管不善,可通过漏泄等途径,粘附在土壤表面,作物茎叶以至人体.在乡镇公路和田间
地头不时可看见油污痕迹.
4.过度耕作污染
连续秋翻作业,不仅增加能量和物质投入,也导
致土壤细碎,风蚀水蚀加重,土壤肥力下降.东北黑土地因风蚀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松辽平原地区每年表土流失达2—6mm.土壤腐植质含量逐年下降,黑土地处在危机之中.
三,农业机械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采用适合的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使农业持续稳定地增产,达到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结合.
1.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确保各种机械技术性能
良好.在研究,设计,制造各种农业机械时,不仅要
考虑多用途,优质,价廉,还要考虑对农业生态环境有无损害,注意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减排.
2.因地制宜的选用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机械
盛泽疫情
化的一条重要原则.这里的"地",指的是当地农业
生产的全部条件,包括光照,湿度,温度等气候因素; 质地,酸碱度,水份,营养等土壤因素;动植物,微生
2012新课标全国卷数学物等生物因素;江河湖泊,降水等水资源因素;地形, 地貌,位置等地理因素以及社会资源条件等人为因素.
3.合理利用土地,开展保护性耕作.东北地区
农作物栽培基本是垄作,自从推行平翻耕法之后,机械进地一般为7次,多达11次.针对多年连续耕翻耗能多,投人多,效益逐年下降的实际,许多部门目前正在进行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4.加强油料管理,减少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的
损耗污染.国家规定,柴油允许自然耗损不多于2%,在运输,贮存,使用中,必须加强管理,达到节约用油,净化环境双重效果.(01)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16:3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92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土壤   机械   因素   作物   农业机械   污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