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间页岩油藏注水吞吐技术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32卷第2期
2019年03月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Staff  and  Workers 盐间页岩油藏注水吞吐技术研究
男性性工作者
龚兵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潜江433123 )
[摘要]盐间页岩储层岩性复杂,可溶盐类含量高,常规措施工艺效果差。论证注水呑吐采油工艺,研发适应 储层的注水呑吐改性水体系及配套工艺,采用注水规模逐期递增的方式,提高注水吞吐釆油效果。现场针对注水 不见效或无能量补充的页岩油井实施注水呑吐,试验效果较好,为有效动用盐间页岩油藏提供参考。[关键词]盐间页岩油藏;注水吞吐技术;储层保护;渗吸机理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1X (2019)02—0028—03
江汉盆地盐间地层既是桂源岩又是储油岩,生成
的油气由于上下盐层封隔而形成多层盐间页岩油藏。
由于盐间页岩油藏单层厚度薄.上下盐层发育,储层岩 性复杂,可溶性盐类含量高,常规措施工艺效果差,稳
定生产期短.影响油藏的有效动用。为指导现场注水 吞吐实践,亟须在验证注水吞吐可行性基础上.研究注
营利性医疗机构水吞吐入井液体系及配套工艺。1油藏概况江汉盆地潜江组纵向方面韵律发育层系多,横向
方面分布范围广,共发育了 193个盐韵律层,累计厚
度超过了 2 000m 。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丰富.均为 油浸云质页岩显示,槽面油花以上显示井122 口,50
新标准英语第五册
珍珠猪毛菜多口井获工业油流,累积采油近10万吨,展现较好的
开发潜力。1.1储层特征盐间为上下两套盐岩层所夹持的一套地层,盐间
层主要发育泥质白云岩。盐间页岩储集类型按成因分 为原生、次生孔隙两大类。其中,原生孔隙主要是白云
岩晶间孔和钙芒硝岩晶间孔,次生孔隙主要是次生晶 间孔、次生晶间溶孔(洞)、缝。盐间储层为中孔低渗透
一特低渗透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5.8%,平均渗透率
为 1. 15X10-3M m 2o    1.2开发历程盐间页岩油藏自1989年弹性开发以来,依靠天然 能量开采,多数油井生产周期短。自2014年进入注水
开发以来,先后开展8个井组注采试验,注水有效油井 9井次。目前,注水井井损严重,影响注采井网,多向
受效油井少,采油速度低。2注水吞吐机理研究
2.1渗吸排油
盐间页岩油藏岩石强亲水,具较强渗吸作用。通过 发挥毛细管力的渗吸作用,裂缝中的水进入基质,使基 质中的油被驱替出来。室内岩心静态渗吸实验(表1)表
明:通过毛细管力的渗吸作用,采收率平均可达30.3%, 且矿化度越低,采收率越高;渗透率平均增加9. 5倍。 2.2盐类溶解
盐间页岩油藏在成藏过程中无水芒硝、钙芒硝吸
水结晶作用造成了储层孔隙的不连通性,注水后可溶 盐类矿物溶解。一是赋存在孔隙内的原油流动提高可
机械研究与应用
动油量,二是储层孔渗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 提高,改善渗流能力。室内实验表明,钙芒硝质云岩注 入水矿化度越低对岩心渗透率的改善效果越明显,这 主要是由于低矿化度的水溶液溶蚀钙芒硝岩内的水溶 性成分,从而改善其孔渗结构。
凝胶材料[收稿日期]2018-09-26
[作者简介]龚兵(1982-).男,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15:4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9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水   页岩   盐间   油藏   储层   吞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