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动⼒学专业术语(中英⽂对照)
号:nsbdqk 编辑:刘博
雷视网地下⽔动⼒学
1.1 多孔介质 porous medium
赋存流体且流体可在其中运动的孔隙和裂隙岩层,也包括⼀些岩溶化⽐较均匀的岩层。 1.2 孔隙介质 pore medium
赋存流体且流体可在其中运动的孔隙岩层。
1.3 裂隙介质 fissure medium
赋存流体且流体可在其中运动的裂隙岩层。
1.4 岩溶介质 karst medium
赋存流体且流体可在其中运动的岩溶化岩层。
1.5 均匀介质 homogeneous medium
在研究区域内介质的某⼀性质(如:渗透性、导⽔性、导热性等)各处相同,即与空间坐标⽆关的多孔介质。 1.6 ⾮均匀介质 inhomogeneous medium
渗透性等性质随空间坐标⽽变化的多孔介质。它可分为⽔平⽅向的⾮均匀介质和垂直⽅向的⾮均匀介质。
1.7 双层介质 two—layered medium
指上层为弱透⽔层、下层为渗透性较好的岩层所组成的⾮均匀介质。
1.8 层状介质 layered medium
⼀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渗透性,呈层状分布的均质岩层所组成的⾮均匀介质。
1.9 双重介质 duel medium
⼀般指具有裂隙和孔隙两种介质性质、并以裂隙导⽔和孔隙储⽔为特征的多孔介质。
1.10 各向同性介质 isotropic medium
渗透性等性质与⽅向⽆关的多孔介质。
1.11 各向异性介质 anisotropic medium
渗透性等性质随⽅向变化的含⽔介质。
2 渗流基本定律及原理
2.1 达西定律(线性渗流定律) darcy’slaw
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遵循渗透速度与⽔⼒坡度呈线性关系的运动定律。 2.2 福希海默定律 forchheimer law
描述渗流的⽔⼒坡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的渗透定律。
2.3 紊流定律(克拉斯诺波尔斯定律)
law of turbulent flow
指地下⽔的渗透速度与⽔⼒坡度的平⽅根呈正⽐关系的渗透定律
2.4 ⽔均衡原理 principle of waterbalance
指在渗流场任⼀体积含⽔层中,进⼊与排出该含⽔层的⽔量之差等于其中⽔量的变化量。
2.5 渗流迭加原理
principle of flowsuperposition
指在数个抽(注)⽔井同时⼯作的渗流场内任⼀点的总⽔头(⽔位)的变化值为各抽(注)⽔井单独⼯作引起的该点⽔头(⽔位)变化值的代数和。
2.6 渗流折射定律
law of seepage flow refraction铁岭大葱
描述地下⽔流斜向穿过两种渗透性岩层的分界⾯时流线发⽣折射的定律,指流线偏离分界⾯法线⾓度的正切与岩层渗透系数呈正⽐关系。
3 渗流要素
3.1 压⼒⽔头 pressure head
含⽔层中某点的压⼒⽔头指以⽔柱⾼度表⽰的该点⽔的压强,量纲为L。
3.2 速度⽔头 velocity head
在含⽔层中的某点,⽔所具有的动能转变为势能时所达到的⾼度,量纲为L。
3.3 测压⾼度 piezometric head
指含⽔层中某点在基准⾯以上的位置⾼度与该点压⼒⽔头之和,量纲为L。
3.4 ⽔头损失 water head loss
在地下⽔渗透过程中由于⽔的粘滞性引起的摩擦及克服局部阻⼒所消耗的⽔头,量纲为L。
3.5 总⽔头(渗流⽔头) totalhead
指含⽔层某点的位置⾼度、压⼒⽔头和速度⽔头之和,量纲为L。
3.6 ⽑细管压⼒ capillary pressure
指在⾮饱和⽔流中空⽓与⽔的界⾯上的压⼒差。
3.7 ⽑细管压⼒⽔头(负压) capillarypressure head
在⽑细管压⼒作⽤下所形成的⽔柱⾼度,其值等于⽑细管压⼒与⽔的容重的⽐值,量纲为L。
3.8 ⽑细管测压⽔头
capillarypiezometric head
在⾮饱和⽔流中基准⾯以上任⼀点的总⽔头,为该点基准⾯以上位置⾼度与⽑细管压⼒⽔的代数和。
3.9 渗流速度 seepage velocity
渗透⽔流单位时间通过单位过⽔断⾯的⽔量,量纲为L/T。
3.10 ⽔⼒坡度 hydraulic gradient
沿⽔流运动⽅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位(⽔头)下降值。
3.11 断⾯流量 cross—sectional flow
单位时间内通过含⽔层某⼀过⽔断⾯的地下⽔⽔量,量纲为L/T。
创造美3.12 过⽔断⾯ water—carryingsection
垂直于地下⽔流向的含⽔层截⾯。
3.13 地下⽔实际流速
actual velocity ofgroundwater flow
地下⽔流通过含⽔层过⽔断⾯的平均流速,其值等于流量除以过⽔断⾯上空隙的⾯积,量纲为L/T。
阀体铸造
4 渗流场
4.1 渗透 seepage
流体(地下⽔、⽯油等)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
4.2 渗透⽔流(渗流) seepageflow
假想的充满整个多孔介质的空隙和岩⽯⾻架全部体积的⽔流,其具有与实际⽔流相同的断⾯流量、压⼒(⽔位)及⽔⼒阻⼒,以这种假想⽔流代替空隙中运动的实际⽔流,研究含⽔介质中流体的总体平均的运动规律。
4.3 渗流场 seepage field
渗透⽔流所占据的空间区域。
4.4 流⽹ flow net
4.4 流⽹ flow net
渗流场内由流线和等势线所组成的⽹格。对各向同性介质组成正交⽹。
4.4.1 流线 streamline
指同⼀时刻地下⽔不同质点所组成的曲线。在曲线上任⼀点切线与该点流动⽅向相重合。
4.4.2 等势线 equipotential line
⽔头值相等的点所连成的曲线。
4.5 等⽔头⾯ equipotential surface
在渗流场中⽔头值相等的点构成的曲⾯。
4.6 等降深线 equidrawdown line
渗流区内⽔头(⽔位)降深值相等的点在平⾯(或剖⾯)上组成的曲线。
4.7 降落漏⽃ cone of depression
由抽⽔(排⽔)⽽形成的漏⽃状的⽔头(⽔位)下降区。
4.8 降落曲线 depression curve
潜⽔⾯或承压⽔的测压⽔⾯与⽔流⽅向剖⾯的交线。对潜⽔⼜称潜⽔浸润曲线。
黄纪宪
5 地下⽔运动特征分类
5.1 地下⽔运动状态
5.1.1 稳定流 steady flow
在⼀定的观测时间内,⽔头、渗流速度等渗透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地下⽔运动。
5.1.2 ⾮稳定流 unsteady flow
⽔头、渗透速度等任⼀渗透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地下⽔运动。
5.1.3 拟稳定流 quasi—steady flow
流速不变,⽽⽔头随时间变化的地下⽔不稳定运动。
5.2 地下⽔流态
5.2.1 层流 1aminar flow
⽔流流束彼此不相混杂,运动迹线呈近似平⾏的流动。
5.2.2 紊流 turbulent flow
⽔流流束相互混杂,运动迹线呈不规则的流动。
5.2.3 混合流 mixedlaminar-turbulent flow
在介质中层流和紊流同时存在的流动。
5.3 地下⽔⽔流类型
5.3.1 ⼀维流 one-dimensional flow
⽔头、流速等渗流要素仅随⼀个坐标变化的⽔流,其速度向量仅有⼀个分量,流线呈平⾏的⽔流。
5.3.2 ⼆维流 two-dimensional flow
⽔头、流速等渗流要素随两个坐标变化的⽔流,其速度向量可分为两个分量,流线与某⼀固定平⾯呈平⾏的⽔流。
台湾问题5.3.3 平⾯⼆维流
two-dimensional flow in plane
由两个⽔平速度分量所组成的⼆维流。
5.3.4 剖⾯⼆维流
two-dimensional flow in section
由⼀个垂直速度分量和⼀个⽔平速度分量组成的⼆维流。
5.3.5 三维流 three—dimensional flow
⽔头、流速等渗流要素随空间三个坐标⽽变化的⽔流。
5.3.6 饱和流 saturated flow
在空隙或通道被⽔充满的含⽔介质中运动的⽔流。
5.3.7 ⾮饱和流 unsaturated flow
在空隙或通道未被⽔充满的介质中运移的且具有负压的⽔流。
5.3.8 均匀流 uniform flow
流速和⽔⼒坡度的⼤⼩或⽅向沿流程保持不变的⽔流。
5.3.9 ⾮均匀流 non-uniform flow
流速的⼤⼩或⽔流厚度沿流程变化的⽔流。
5.3.10 多相流 multiphase flow
在渗流场内同时并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合流体的流动。
6 映射法
6.1 点汇 point s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