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
无物象的世界作者:刘昕璐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4山东高考作文
·评论版》2014tilera年第09期 【摘要】马列维奇是20世纪初艺术革命大潮中的急先锋。他在俄罗斯动荡的社会中发展了他的“至上主义”理论。以《黑方块》的展出奠定了他前卫主义先驱者的地位。马列维奇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绘画平面形式。可以说,黑方块代表了一种能够表现自我,创造自我艺术世界的新潮流。并一步一步的开拓性的构建了他无物象的世界。马列维奇的一生即揭示了整个西欧文化,从象征到公式最好到符号。我们以他为例作为前卫性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前卫性
马列维奇的一生可谓曲折,可以说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作为20世纪初前卫艺术的先驱,它的艺术观念始终受到众多的质疑,那么让我们走进马列维奇,一步一步走进他无物象的世界中。
一、 南山铝业可转债无物象的世界
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生于滴血的青春1878年的普通家庭。19世纪90年代,马列维奇尤其热衷于表象自然中的景物光影之间的变化。这是当时印象派流行的表现方法,这也使他认识到,绘画的价值除了再现事物的外表还应该传达画面形式自身的美妙。
在现代绘画史上,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马列维奇在受了塞尚的立体主义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后,他开始思索塞尚的理性逻辑方法与立体主义的结构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始探索着去消除具象艺术当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独立,形成对于“纯粹”符号的孤立,从绘画本体论出发使符号本身的形而上意义独显出来。在受到克莱勃尼科夫的影响下,马列维奇最终到了“理性之外”的“跨越理性”的绘画表现形式。走向了他命中注定的道路,超乎于世间之外的另一种宇宙空间的世界,创造出“无物象的世界”。无物象的世界,即非客观的世界,情感至上的世界。
1913年,马列维奇画出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方块》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这幅作品是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白纸上仅有一块黑平涂的方块。在马列维奇的自述中,确实是他用直尺有意为之的一幅极其简约的几何抽象画。这幅画也于1915年在彼得格勒的《0、10画展》展出,反响极其强烈。当时的批评文章写道观者的反映是“我们所钟爱的一
切都失去了。……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当然这在作者看来,画中那空洞的方形,实际上既是它的充实之处,它蕴含着较之完整传统绘画更为宽广的含义。
>劳合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