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阅读: 评论:0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
健康心理学:一个工作的定义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持健康而不是生病之后疾病。在这点上,心理学与医学和医疗的原则是相同的,与医学不同的是:医学研究的是特异性疾病,而心理学则关注于广义的行为而不是特异性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心理学对健康的贡献在于改变一些与慢性疾病有关的行为。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以外,心理学家还运用一定手段和技术来减轻疼痛、降低应激、提高医疗服务、帮助病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共同抵抗疾病。
- Taylor(1990)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和任务
健康人
与健康和疾病病源有关的行为卫生的研究
为积极开展预防性措施开展研究
健康心理学讲课提纲
一、健康心理学概述
建立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健康行为促进的理论和途径
有关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
    身体某些功能的失调或身体某些器官的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生理状况。这种异常是可以观察测量的,主要是生物因素所致。
生病(illness
    是指人们承受疾病的一种状态
生病行为或病感行为(illness behavior-社会因素
    表现出病了。症状是疾病最先可视的征兆。当症状出现,个体评估症状,获取医疗帮助和得到家庭支持的过程
格林伯格“健康-疾病连续体“
    针砂寿昌公主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健康的核心成分
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
亚健康状态
    健康和疾病是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点,在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还存在一种非健康也非疾病的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亦称第三态灰状态。
亚健康状态症状
突发性精力不足
疲劳困乏,精神不振
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神恍惚
胸闷、心悸
失眠
疼痛
月经不调
性机能减退
职业倦怠
亚健康状态的成因
衰老
生活方式
社会因素
科学的健康观
1 健康是多维度的,各维度间存在相互作用
2 健康和疾病是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不同的水平。
健康心理学概述
建立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健康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医可以哪些男科疾病•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和途径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健康领域的几个改变   
健康心理学属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心理科学的诞生
冯特
(Wilhelm Max Wundt1832~1920)
1879年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历史功绩
-心理科学的独立(哲学思辨-科学实证)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潜意识论
神经症是精神冲突的结果
    -引自《精神分析引论》(1916)
梦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引自《梦的解析》(1900)
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造成,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能造成心理异常,提供了把心理过程包括在疾病概念之中的参考框架
新精神分析学派
•亚历山德(Alexander,1943)与心身疾病:情绪被压抑或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不仅导致心理异常,而且还可以转换成躯体症状 霍妮与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不仅可以由个人经验造成,同时也可以由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特殊文化环境造成。
行为学派的革命
华生 (John B. Watson, 1878~1958)行为学派创始人《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1913)
1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测量可观察到的客观行为
2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行为心理科学的发展
巴浦洛夫与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与实验性神经症-  泛化作用与辨别作用
行为心理科学的发展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无尝试学习
行为的概念
狭义的行为概念: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广义的行为概念: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除了可观察测量的行为外,也包括内隐性的意识历程。
    纵观上述说法,“行为”一词在心理学界广义用法,已包括内在的、外显的意识与潜意识等一切心理活动。
心理生理学派
情绪心理学说-坎农(W.B.Cannon
    植物性神经系统
应激适应机制学说-塞里(Han Selye财会通讯
    HPA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苏联巴甫洛夫学派
认知理论
1960年,Miller建立哈佛认知中心
1967年,Neisser出版《认知心理学》
Ellis提出了ABC理论
健康领域的转变
疾病谱和死亡模式改变
更加关注疾病预防
大众卫生报
健康观的改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行为病原学: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与康复中的作用
更加关注疾病预防
经济萧条期与医疗费用的增加
医疗与健康领域的意识革命
预防疾病,早期诊断和降低疾病的危险性成为当前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大众健康维护的层次
(1)初级防御
    初级预防指力图减少疾病在人口中的影响的努力。
(2)二级预防
    是在疾病的早期,在症状尚未家中并带来无法逆转    的损害前进行。
(3)三级预防
    通过限制症状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来减少疾病的    残留影响,包括精神复健的实时,以防复发和减除    精神并可能引起的残障现象。
一分预防,十分
健康心理学诞生大事记
1978年健康心理学诞生(分支38)。
以《健康心理学》命名的第一本书是由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编写的。
1982年,《健康心理学杂志》出版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2、心理神经免疫学
生物医学模式
1. 疾病可用偏离的生物学变量说明
2. 行为表现或异常可依据生化规律解释
3. 无心理、行为、社会维度空间
4. 支持还原论和二元论,精神从躯体中分离出来
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
生化异常值的存在不一定发病,充其量是必要条件, 并非充要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14:5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88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疾病   心理学   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