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各种解释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的?具体主要包括那些观点?(P25)(新P44)
2、美术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P56)(新P75) 3、简述美术与道德的关系。(P58)(新P78)
4、美术与宗教的关系是怎样的?(P60)(新P79)
5、怎样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P64)(新P83) 6、如何理解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P71)(新P88)
7、怎样看待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P78)(新P96)
8、如何理解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P87)(新P105)
9、怎样理解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P93)(新P113)
10、怎样理解艺术的“真实”(假定性的真实)?(P95)(新P115) 11、如何理解艺术典型的典型性?(P101)(新P118)
12、你如何理解艺术美?(P107)(新P126)
13、简述美术的“审美”具有哪些特点?(美术的一般审美性格)(P126)(新P144)
14、简述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个性(特殊审美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lt36P129)(新P147)
15、如何理解美术的本质?(P145)(新P155)
16、美术家与“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关系。(P151)(新P162)
17、如何理解美术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P153)(新P164)
18、怎样理解“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P160)(新P171)
19、美术家应具备什么样的艺术修养?(P164)(新P174)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实录
20、在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包括哪些环节?(P173)(新P184)
21、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请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再到“手中之竹”的理论试述艺术创作的活动过程。(P177)(新P189)
22、如何看待美术创作中的技巧?(P180)(新P193)
23、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中的灵感?(P191)(新P203)
24、怎样理解美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P193)(新P205)
25、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有哪些?(P212)(新P224)
26、怎样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意义”?(P219)(新P230)
27、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P234ca1192)(新P246)
28、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P240)(新P254)
29、怎样理解美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P246)(新P260)
30、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P250)(新P264)
31、简述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是怎样的?(简述美术世界的构造是怎样的?它们具有什么作用?)(P254)(新P268)
3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艺术中介机构)有哪些?(P260)(新P274)
33、怎样看待美术批评?(P265)(新P280)
34、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是怎样的?(P268)(新P282)
35、如何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P284)(新P299)
36、怎样理解美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P297)(新P312)
37、简述历史上关于美术发生的几种理论。(P302)(新P318)
38、怎样理解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美术发生的根本动力?(P307)(新P322)
39、如何理解美术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P318)(新P332)
40、如何理解美术发展的他律性(社会制约性)?(P355)(新P370)
41、如何理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P368)(新P379)
42、怎样把握艺术发展中历史继承与革新之间的关系?(P375)(新P383)
43、谈谈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P382)(新P389)ssnd
44、简述中国艺术的三大美学价值。(P396)(新P397)
45、简述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P450)(新P455)
46、如何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P546)(新P552)
47、美术的主要门类划分是怎样的?各有什么特征?(P550)(新P555)
48、简述美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P598)(新P605)
49、怎样理解艺术的综合发展与门类的开放性?(P605)(新P612)
50、艺术典型(P100)(新P118)
51、审美关系(P113)(新P132)
52、美的规律和美感(P120)(新P138)
53、创作个性(P162)(新P173)
54、艺术天赋(P164)(新P175)
55、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P166)(新P177)
56、创作方法(P204)(新P216)
57、现实主义创作方法(P207)(新P219)
58、浪漫主义创作方法(P211)(新P222)
59、题材(P214)(新P226)
60、素材(P214)(新P226)
61、主题(P217)(新P229)
62、意境(P228)(新P239)
63、风格(P230)(新P242)
64、格调与品位(P233)(新P244)
65、共鸣(P282)(新P297)
66、解衣般礴(P420)(新P423)
67、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P424)(新P427)
68、工艺美术(P550)(新P556)
69、建筑艺术(P554)(新P561)
70、园林(微波提取P562)(新P568)
71、雕塑(P568)(新P574)
72、绘画艺术(P574)、(新P580)
附:参阅答案
1、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各种解释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的?具体主要包括那些观点?(P25)(新P44)
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说法主要是从三种角度进行解释的:一是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的角度解释美术;二是从美术家与现实的关系或主客体的关系解释美术;三是从美术本体——形式角度解释美术。
一、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的角度解释美术。
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的各说,大都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的。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情感说的代表人物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像中体验到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等。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此说的代表人物
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和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他无意识说也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这一学说最早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后来又由斯宾塞等作了进一步发展。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的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这些都是十分深刻而有价值的思想。但它仅仅从主体去理解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仍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理论。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中国的自娱说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的游戏说有相通之处,也强调自由游戏(笔墨),强调精神愉悦,不过更多带有中国哲学的彩,更重视画家的人品个性,更重视绘画的笔墨形式。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考察美术,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脱离客体,应从主客体的关系去解释美术,并且以此作为认识美术本质的基本出发点。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认为美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摹仿,实际上也就是承认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3巫术说:认
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以及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等。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是一种巫术模仿,是作为一种控制狩猎活动的手段发生的,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
三、从美术本体出发解释美术。
艺术上的本体论,是研究艺术的根本性质之论。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就是要用诸如彩、线条、媒介、符号等形式因此解释美术的本质。1“有意味的形式”说。这一理论是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和极力倡导的,贝尔在其1913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2媒介说。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把艺术本体——形式的方向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艺术命题。3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4“异质同构”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2、美术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P56)(新P75)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想到此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同样应该明确的是,政治与美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
美术与政治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中,是摆得很清楚的: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美术,而美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简述美术与道德的关系。(P58)(新P78)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美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美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美术家和他们的美术创作,使美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美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
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美术与道德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表现,即进步的美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经济基础。
4、美术与宗教的关系是怎样的?(P60)(新P79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许多美术现象都同宗教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美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美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美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
首先,宗教对美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美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美术为自己服务,它的宗教教义必然对美术严加约束,把美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美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其次,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美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美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但从根本上讲,最终决定宗教和美术发展的只能是经济基础。
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5、怎样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P64)(新P83)★
第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经典性论述:“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的、最丰富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