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粘度及与空气界面上的表界面张力
表3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粘度及与空气界面上的表面张力 在293K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72.75×10-3 N·m-1,乙醇为22.32×10-3 N·m-1,正丁醇为24.6×10-3N·m-1,而水-正丁醇(4.1‰)的界面张力为34×10-3 N·m-1。
(1)定义或解释0000语音学
马拉拉联合国演讲
①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1]。0000 ②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0000
(2)单位0000
表面张力的单位在SI制中为牛顿/米(N/m),但仍常用达因/厘米(dyn/c m), 1dyn/cm = 1mN/m。0000
(3)说明0000
①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
0000实践理性批判
②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
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MN把液面分成a、b两部分。F表示a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b部分的吸引力,F6表示右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a部分的吸引力,这两部分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间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0000
③表面张力F的大小跟分界线MN的长度成正比。可写成F=σL或σ=F/L。
0000
比值σ叫做表面张力系数,它的单位常用dyn/cm。在数值上表面张力系数就等于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0000
液膜表面张力系数=液膜的表面能/液膜面积=F表面张力/(2*所取线段长)。
0000
r51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性质有关,与液面大小无关。
部分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能数据:(25度) 0000理论纯净水(DI Water) 72 mN/m 0000
碳氢类表面活性剂(Hydrocarbon surfactant) 约 35 mN/m 0000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Silicon Surfactant) 约 25 mN/m 0000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氟碳氢类表面活性剂(Fluorinate surfactant) 约< 20 dynes/cm (0.01-0.1%) 0000
环氧树脂(Epoxy Resin) = 47 dynes/cm 0000
聚酰胺类聚合物(Polyamide)(尼龙) = 46 dynes/cm 0000
纤维素(Cellulose) = 45 dynes/cm 0000
聚酯类聚合物(PET Polymer) 约 = 43 dynes/cm 0000
聚氯乙烯类聚合物(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约= 39 dynes/cm 0000
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Poly acrilic polymer) 约 = 35 dynes/cm
0000
聚乙烯类聚合物(Poly stylene polymer) 约 = 33 dynes/cm 0 000
夜圣
聚胺脂类聚合物(Poly urithane polymer) 约= 30 dynes/cm
0000
矽胶类聚合物(Silicon polymer) 约 = 24 dynes/cm 0000
Teflon = 18 dynes/cm 0000
(摘录自美国杜邦化学数据,中译或有错误,请网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