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和判断测试
时间:45分钟总分: 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为5厘米,AB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40千米 B. 400千米 C. 4000千米 D. 4千米
3.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4.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
A. 先向东,后向东北 B. 先向东北,后向北
C. 一直向北 D. 先西南,后向南
5.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安徽省地图 D. 濉溪县地图
6.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某地图上,量得长江的长度是21厘米,长江全长63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三十万分之一 B. 1:3000000
C. 1/30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7.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8.下列四个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B. 1/800
C. 八千万分之一 D.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1:8000000
9.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应是()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义安区地图 D. 广东省地图
10.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是地图的( )
A. 地形图 B. 电子地图 C. 人口分布图 D. 气候分布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1.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海拔400米,则A、B的相对高度: 。
(2)如果A点的气温是5℃,则B点的气温是 ℃。
(3)小清河的流向为: 。
(4)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是:C: ,D: 。
npa
(5)E、F两村之间准备修一条村级公路,有甲、乙两条路线可选,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乙线, 理由是 。
12.读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 D.萨哈林______ E._____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米以上.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13.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甲、乙、丙三处不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地的海拔是______米,位于E地的______方向;若量得DE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米。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地中,______地表示山顶,______地表示山脊,______表
示山谷,______地坡度陡,______地坡度缓.
(2)从A、B、D、E四地登山,哪两条路线省力,哪两条线路费力?
15.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
(2)本图中最高的高度是____________米。
(3)若A到C的图上距离为l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米。
(4)图中清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在图中a、b两处选择一条更轻松的登山道,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6.在一般地图上,我们常用“______、______”确定方向。
17.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ACD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图中小人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方向。
如果从A、B、E三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18.田中实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_________。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_________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9.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密集/稀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读浙江省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两个选项是______.
A.①-山峰 B.②-山谷 C.③-鞍部 D.④-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__.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______.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_.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简答理由.______.
(6)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3. C 4. B 5. D 6. C 7. B
8. B 9. C 10. B
11. (1)200米
(2)6.2℃
(3)自北向南
(4)山脊 山顶
(5)因为乙线路地势较为平缓
12. 鞍部;山谷;陡崖;400;B
13. (1)山峰(或山顶)鞍部 陡崖
(2)甲 甲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有答出“山脊”即给分)
(3)200 东南 4500
14. C;A;D;B;E
15. (1)山脊 陡崖
(2)350—400米
(3)500
(4)自东北向西南
(5)a a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16.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7. 山顶 鞍部 山谷 18. 东南方向 19. B
18. 等深线,地形剖面
19. 稠密 稀疏
20. 密集 稀疏
21. (1)AC;
(2)数字式;
(3)东南风;
(4)李庄;海拔较低,地势平坦,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所以李庄更容易发展成集镇;
(5)丙;丙处为山脊,不会有河流聚集;
(6)10
【解析】路易斯康
1. 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是山顶,乙是陡崖,丙是山谷,丁是山脊;其中,山谷为集水线,有可能发育河流。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 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8000000=40000000厘米=400千米.
故选:B.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3. 解:从甲处到山峰比从乙处到山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费力;故A错误。
丁处的等高线比丙处的等高线密稀疏,丁处的坡度比丙处平缓;故B错误。
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都是280米;故C正确,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4.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二种是根据指向标定向,即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正北方向;第三种是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本题的地图适合根据指向标来判定方向。读图,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的指向,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行驶是向东北方向,再向c是向正北方向行驶。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 略
6. 解:6300千米=630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也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故选:C.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7. 解: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且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选项C、D中,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选项A、B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根据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可判断,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
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8. 解:把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改换为数字式:A、1:8000000,B、1:800,C、1:80000000,D、1:8000000.因为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B.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