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普查发展历程探析

阅读: 评论:0

中国人口普查发展历程探析
作者:李平
来源:《卷宗》2012年第10
        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至今一共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次人口普查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关键词:人口统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普查
        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人口普查都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而在中国这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情况,更可谓第一国情。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
        相传夏禹治水后,把中国分为九州,就着手统计人口和土地。商朝有专门统计人口的官吏司民湍流动能”。春秋战国时期以25家立社,按社登记人口、土地。刘邦统军攻破秦宫时,萧何远见卓识,直奔丞相府把秦各种档案先抓到手里,其中就有全国的户籍钱粮档案,说明秦也已统计人口。汉朝建立算赋法,规定定期调查人口。《汉书·地理志》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总数为5959万人,户数为1223王朝云万户。清朝自乾隆始每年都有全国人口统计数字,中华民族4亿人就是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统计的。
        不过我国古代统治者进行人口普查和统计,其目标重在征发兵役劳役赋税,故被统计的人口以纳税人为主,其他人从简或不计。直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才突破这个框框。这年的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对全国人户的点闸对比粒子”(即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上首书交流使人生更美好钦奉圣旨,次开户主姓名、籍贯及其全家口数,下列两项,分记男子成丁、不成丁与妇女大口、小口的数字以及各人的姓名、年龄和与户主的关系,最后备事产尚书令一项,详载其户的产业基本情况,并附注户别(民户或军户、匠户等)。这与现在所谓的人口普查最为接近。它比1790年美国和1801史学月刊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其体制之完备、内容之翔实,史无前例。故西方统计史学者一致承认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记录。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9:4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7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口   人口普查   统计   结构   进行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