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注浆施工方案设计

阅读: 评论:0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  编制依据
方案编制主要依据以下相关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22);
3、《建造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4、《建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83);
二、  工程概述: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实用文档                                                                                   
、  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建造场地位于广花盆地山前冲洪积平原中偏北部,经人工填平,地势总体 平整开阔。
2、岩土分层
根据勘察资料揭露,场地岩土层有人工填土层、耕土层、冲积土层、残土层和石灰系沉积石灰岩。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
素填土:灰黄、灰褐等,主要由碎石和粘性土回填而成,稍湿,局部 稍压实。层厚度 2.0~4.50m,平均 2.96m。
(2)冲(洪)积土层
①可塑粉质黏土山水比德
灰黄、黄红、灰白等,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细砂,湿,呈可塑状态为 。 顶面埋深为 2~34.0m,平均 5.31m;层厚为 0.80~12.2m,平均层厚 3.32m。
粉细砂
灰、灰白、灰黄等,以粉细砂为主,局部含多粘粒,饱和,呈松散~稍密 状态。层面埋为 3.5~18.9m,层厚为 1.1~6.9m客户经理制,平均 3.52m
中粗砂
灰黄、灰白、灰褐、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含较多粉细砂、砾砂和粘粒, 饱和多呈稍密状态。层顶埋深为 14.5~32m,平均 3.91m;层厚为 2.3~3.1m 均 2.8m。
⑤砾砂
灰黄、灰白、灰褐、以砾砂为主,主要成份石英,局部含少量中粗砂,抗氧化性 ,呈稍密状~中密状态。层顶埋深为 3. 02~38.3m,平均 5.17m

    实用文档                                                                                   
⑥硬塑状的粉质黏土
灰黄、黄红等,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湿,呈硬塑状态为主, 层面埋深为 3.5~34.30m,层厚为 0.7~4.3 m,平均层厚 2.64m。
⑦软塑粉质黏土
灰黄,主要以粉粘粒为组成,含少量细砂,湿,呈软塑状态为主,局部 栓塞。顶面埋深为 26.5m,层厚为 12.6m,平均层厚 12.6m。
(3)残积
①可塑粉质黏土
灰黄,为砂岩风化残积土,以粘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湿,呈可 塑状态,水易软化,强度降低。层面埋深为 23.0~31m,层厚为 1.9~6.7, 均 4.27m。
②硬塑状的粉质黏土
灰黄,为砂岩风化残积土,以粘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稍湿,呈 塑状态, 但遇水易软化, 强度降低。 层面埋深为 25.6~33m,层厚为 3.3~7.1 m平均层厚 5.2m。
(4)岩层
下伏基岩为石炭系灰岩,根据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程度,将岩石层分为中 风化、微风描述如下
中风化灰岩:深、灰,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节理发育, 岩体破碎,岩芯多呈块状,属于较软岩~较硬岩,层面埋深 19.1~37.2 m 厚为 0.77 m
②微风化灰岩
深灰、灰,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 于较硬岩~坚
硬岩,层面埋深为 19.7~43.7m

    实用文档                                                                                   
③土洞和溶洞
洞顶厚板厚度 0.1~2.4m,洞高 0.4~17.20m,大部份溶洞软塑粘性土和风 岩碎屑,少量溶洞无充填物。
3、地下水
猴耳环下水位埋深 3.5~7.50m 之间,地下水位充化幅度 1~3m
四、  施工准备
1、熟悉了解勘察资料;
2、对注浆部位的地下溶洞进行分类
3、在注浆前检查所有注浆管和排汽管的埋设数量及管头封堵情
4、注浆设备须经检修且状态良好。
5、注浆液按设计要求,由具备试验资质单位进行试配试验,并按照试验配
要求严进行施工。
6在正式注浆前, 现场先进行注浆试验。 再根据试灌的情况确定注浆压力、 水泥用量、配合比、注浆次数等施工参数。再以此获得的相关参数作为施工控 参数进行正式施工。
、  主要施工工艺及处理措
1溶洞处理的方法
(1)、对于无充填溶洞采用压注砂浆或者低标号素砼处理方法;
(2)、对于(溶洞洞高大于 5 米或者 8 米)充填流塑粘性土的溶洞采用袖 注浆。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8: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74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浆   溶洞   风化   进行   为主   建造   施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