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阅读: 评论:0

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2.02.14
【文 号】农渔发〔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2.14
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戒严【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农渔发〔2022〕4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渔业厅(局、委),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局,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推进远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扶持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提高渔船装备现代化水平。控制产业规模,促进转型升级,坚持规范管理,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多双边渔业合作交流。
  (二)基本原则
非你莫属20120101  ——坚持绿发展。支持绿、环保的资源利用方式,完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合理调控船队规模,科学布局作业区域,持续强化规范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不报告、不受管制(IUU)渔业活动,主动参与全球渔业治理,切实履行国际责任义务,树立负责任国家形象。
  ——坚持合作共赢发展。深入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远洋渔业对外交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互利共赢合作,进一步巩固多双边政府间渔业合作机制,提升“走出去”水平,带动合作国家和地区渔业发展。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区域协同,鼓励分工互补,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进步、国内外市场融合畅通。以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为核心,拓展水产品加工、储藏及渔船修造等领域,积极发展水产养殖,构建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坚持安全稳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涉外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舆情应对。压实企业和船员安全生产、风险保障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提升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件。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远洋渔业总产量稳定在230万吨左右。严格控制远洋渔船规模,进一步提升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稳定远洋渔业企业数量,远洋渔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益显著提升,违规事件和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区域与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球渔业资源调查能力逐步提高,监督管理和国际履约措施不断完善。
  二、优化远洋渔业区域布局
  (四)巩固提升大洋性渔业
  金鱼。稳定金鱼渔业规模,优化船队生产布局。与资源丰富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开展长期友好互利合作,根据资源国发展需求,适时推进渔业合作项目建设,带动资源国渔业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国际金鱼养护管理措施,进一步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体系。完善上中下游产业布局,建立产业发展促进平台,加强金鱼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效益;积极培育国内金鱼市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设立区域金鱼交易中心,研究开发“中国远洋金鱼指数”,引导价格形成机制,打造一批高端知名品牌。
  鱿鱼。稳步发展远洋鱿鱼渔业,控制渔船规模,合理利用北太平洋渔场,调控西南大西洋
渔场,优化东南太平洋渔场,稳妥开发印度洋渔场。通过政策引导和履约评价机制,优化鱿鱼渔业生产布局,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拓展产品市场,提升发展质量。加强鱿鱼全产业链建设,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渔获可追溯认证体系。逐步完善大洋性鱿鱼产卵场保护和自主休渔制度,全面推广电子渔捞日志和科学观察员制度,探索实行配额捕捞,推进鱿鱼合法捕捞证明制度。积极参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事务,增强鱿鱼渔业履约能力。做大做强中国远洋鱿鱼交易中心,加强“中国远洋鱿鱼指数”开发和应用,引领全球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中上层鱼类。合理调控中上层鱼类捕捞船队规模。加强海上转载和运输船监管,规范中上层鱼类渔业活动。加强“灯光诱鱼”在围网作业方式中的替代性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上层鱼类资源变动规律研究,增强资源中长期预测能力。加强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和评估,提升在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的科学研究参与能力。
  极地渔业。稳妥有序推进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合理调控南极磷虾捕捞渔船规模。积极参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事务,严格落实养护措施,全面提高履约能力。合作开展资源调查,推进后备渔场储备开发。优化加工产品结构,开发磷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加强北极渔业资源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北极渔业事务。
  (五)规范优化过洋性渔业
  精细化管理传统合作区。巩固西非和东南亚等传统区域合作,优化生产布局,加强区域协同,控制入渔企业数量,加快推进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合理调控船队规模,避免无序竞争,减少频繁转场。加强双边合作,优化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打击违规作业,稳定提升互利共赢合作水平。拓展发展领域,探索开展水产养殖的可行途径。
西方哲学论文
  积极开发新兴合作区。推进与东非和南太等新兴地区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政府间渔业合作,建立高起点的合作关系。融合当地发展需求,盘活现有渔船,发展水产养殖,鼓励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稳步拓展潜力合作区。开展与拉美、西亚、南亚等地区合作,加强对入渔国家和地区渔业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研究,建立健全入渔风险评价机制。稳步推进双边合作,促进合作项目顺利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三、推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六)推动企业全产业链发展。鼓励远洋渔业企业通过管理融合、资源互补、行业协同等
液氮机方式,加快向产业后端发展,打造聚合捕捞、养殖、加工、冷链、配送、市场和品牌建设的新型全产业链经营形态。支持远洋渔业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等方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持续提升国际履约、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开拓国内水产品市场,增强远洋渔业品牌影响力,扩大远洋水产品消费。
  (七)推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鼓励支持企业建设远洋渔业基地,推动水产养殖品种与技术走出去,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内各沿海地区远洋渔业发展实际需求,争取建成3—5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打造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区域性远洋渔业产业集,提高集聚效应和能级水平,推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
  四、健全远洋渔业发展支撑体系
  (八)强化科技支撑。鼓励科技创新、装备研发与技术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提升远洋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渔船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机代人,降低成本。支持生态友好、环保节能型渔船渔具和捕捞技术研发,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远洋渔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措施,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渔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加快开展公海渔业资源
综合科学调查,联合开展重点国家或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持续开展渔业资源生产性探捕,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的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九)加强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远洋渔业科教单位和培训机构,探索远洋渔业人才“订单式”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推进高层次远洋渔业企业管理人员培养,落实远洋渔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推进船员依法持证上岗,进一步扩大船员技能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履约意识和能力。推进远洋渔业职业观察员队伍建设,组建适应国际渔业管理发展趋势、满足我国远洋渔业履约要求的观察员队伍。努力拓宽船员来源渠道,稳妥推进外籍船员规范使用和培训管理。结合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需求,加快远洋渔业国际人才团队建设。
  五、提升远洋渔业综合治理能力
  (十)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着力推进以船位监测、电子渔捞日志、远程视频监控、公海转载监管、产品溯源为重点的远洋渔业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国家观察员计划,完善公海转载观察员自主监管。持续加强规范管理,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捕鱼,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实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制度。强化属地管理,压实地方责任,
完善行业自律协调组织与服务体系,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持续提升监管水平。
>林业工人之歌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6:5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7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巴西导游词
标签:发展   推进   渔业   加强   合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