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仿真模拟(二)

阅读: 评论:0

仿真模拟(二)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国家地理于2022年元旦发布了一幅名为《新年日不落》的照片(如图)。照片呈现了摄影师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1日0时至6时拍摄的不同高度的太阳影像。据此完成1~2题。
1.摄影机镜头朝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下列科考站距离照片拍摄地最近的是(  )
A.黄河站(79°N, 12°E)    B.中山站(69°S, 76°E)
C.长城站(62°S, 59°W)    D.泰山站(74°S, 77°E)
我国每年秸秆生产总量为7~8亿吨,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某农场不再将玉米秸秆简单粉碎后直接还田,而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秸秆粉碎还田可以(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方便机械翻耕 ④缓解能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过腹还田”能够(  )
A.消除病虫害威胁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秸秆利用率    D.减少劳动力投入
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5.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声调
6.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
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巴洛特利养母
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影响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柱顶部温度达-100 ℃。汤加火山爆发后,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发布了警报。下图为汤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火山灰柱顶部的火山灰及气溶胶消除缓慢,主要是因为(  )
A.火山灰到达平流层,空气对流弱      B.汤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风速小
C.此时东南信风带南移,汤加降水少    D.火山灰柱顶部的温度低,密度大
8.汤加火山爆发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布的警报为(  )
A.地震预警    B.海啸预警    C.风暴潮预警     D.暴雨预警
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秦岭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会因坡度而产生分异,坡度影响地表径流和水分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土壤的特性及分布,同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下图示意秦岭不同坡度南北坡植被覆盖度。据此完成9~10题。
中央排水系统9.据图可知,秦岭(  )
A.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增加变化幅度相近
B.坡度越小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距越大
C.坡度大于15°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小
D.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均大于南坡
10.该地坡度较小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人类活动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飞船在甘肃酒泉(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三名航天员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据此完成11~12题。
11.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酒泉(  )
A.地方时为10时42分    B.区时为8时22分
C.行道树影子朝向西南    D.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12.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期间(  )
A.地球自转速度先慢后快
B.南非开普敦干旱少雨
C.武汉市民每天地方时6时之后看到日出中文自修
D.沈阳某室内正午光照面积先减后增
位于宁夏境内的乌玛高速公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公路沿线的流动沙丘对其建设和安全运营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提出“六带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下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导致高速公路两侧防护体系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状况    B.沙丘类型    C.盛行风向    D.投资金额
14.该防护体系常绿灌木林带中可种植沙冬青,推测该植物(  )
①属本地特有种,由自然演化形成     ②耐旱、耐寒、耐高温 ③由我国南方引种,叶面宽阔     ④根系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图中砾石带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下渗    B.固沙阻沙        C.隔离防火    D.生态景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 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 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图1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图2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
图1
图2
(1)比较阴坡与阳坡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点的异同。(4分)
(2)判断阴坡钻孔对应的土壤剖面,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图1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图2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图1
图2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4分)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6分)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潍柴动力是我国最大的高速大马力柴油机生产商。2005年以来,潍柴动力先后收购多家海
内外知名企业,并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生产基地。2014年11月潍柴动力海外第一个自主建设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在印度新德里正式投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潍柴动力不断突破传统动力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2020年3月潍柴动力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成为国内氢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2022年1月潍柴动力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达到51.09%,刷新全球纪录。下图示意潍柴动力的发展历程。
(1)与直接投资建厂相比,分析潍柴动力通过海外收购方式进行企业扩张的好处。(4分)
(2)分析印度新德里成为潍柴动力首个海外生产基地的原因。(6分)
(3)简述国家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
图1
图2
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
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
(1)指出观测站昼夜风向,并分析白天风向的成因。(3分)
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
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
杨淑荣
图3
(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4分)
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
图4
(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8分)
仿真模拟(二)
孔道
1~2.答案:1.B2.B2.B
解析:第1题,新年日不落,说明出现了极昼,此日拍摄的是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日出日落景观,1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是南极地区,日出日落都是正南,因此摄影机镜头朝向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题,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S附近,1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概北移10天,平均4天移动1°,这时直射点在21°S左右,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是69°S。结合材料可知,此图是北京时间0~6时拍摄的,故此地大概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3时日出,对应当地时间是0时,故可计算出此地在120°E西侧45°,即75°E左右,因此距离照片拍摄地最近的是中山站(69°S,76°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答案:3.A4.C4.C
解析:第3题,秸秆粉碎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故①正确;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故②正确;秸秆粉碎还田不利于机械翻耕,故③错误;秸秆可以作为农村地区的燃料,所以秸秆粉碎还田不能缓解能源短缺,故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第4题,秸秆“过腹还田”是秸秆作为饲
料被牲畜食用,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可以再进一步利用,所以“过腹还田”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秸秆“过腹还田”不可能消除病虫害威胁,秸秆“过腹还田”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由于生产环节增加,会增加劳动力投入,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5~6.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由资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是侵入岩。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侵入海底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变质形成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在花岗岩表层的物质被外力侵蚀、搬运,岩石出露地表。故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所以选A。第6题,由资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减小对鸟类影响,十年开采石材一次,开采量不一定少,所以保护石材资源、减少地质灾害、提高冰壶价格不是主要目的。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6:4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7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秸秆   动力   风向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