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滩区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时行洪、滞洪、沉沙的区域,由黄河向黄河大堤依次分为嫩滩、二滩和高滩(下图)。经改造后,贵河滩区可以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为保障生产、生活安全,滩区人们往往需要建设防洪生产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各滩区排序为( )
A.高滩、二滩、嫩滩 B.嫩滩、二滩、高滩
C.二滩、高滩、嫩滩 D.高滩、嫩滩、二滩
2.防洪生产堤应建在( )
A.高滩与生态水系之间 B.二滩与嫩滩之间
C.二滩与生态水系之间 D.嫩滩与黄河之间
3.图示黄河段所在省区是( )
A.青海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陕西省 D.河南省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某河流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ka表示距今时长,单位为千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s2005论坛
4.图中河流( )
A.自东南流向西北 B.自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南流向东北 D.自西北流向东南
5.图示剖面( )
A.各级阶地均为断裂下陷而成 B.堰塞体在甲河流的二级阶地上
C.沉积岩层形成中有水平挤压 D.一级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 6.该河流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落差,增强航运能力 B.截流蓄能,保障电力供应
C.削峰补枯,御防旱涝灾害 D.塑造景观,促进旅游发展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形图,图中岩层轻微褶皱,断层北侧岩层有明显的沉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西北部岩层曾受到的主要水平挤压方向为( )
A.南—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东北—西南
8.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是( )
A.灰岩、砂页岩、页岩 B.砂页岩、页岩、灰岩
C.页岩、砂页岩、灰岩 D.页岩、灰岩、砂页岩
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
气形成巨大云团冲至近20千米高空,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次海底火山喷发地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10.火山喷发后,火山灰最可能的漂移方向是(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掷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全球约70%的冰壶球原料产自艾尔萨克雷格岛上品质独特的花岗岩,当地每十年采石一次。该岛位于英国克莱德河河口,岛上无人居住。左图为冰壶球,右图为艾尔萨克雷格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岛上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C.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
D.岩浆侵入地球内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
12.当地每十年采石一次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B.避免破坏岛屿原有地貌
C.免受火山活动影响 D.降低远洋运输成本
川东平行岭谷,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组成,是世界上最显著的褶皱山地带。在山脉顶部常有槽分布,形成一山二岭一槽的形态。下左图为平行岭谷局部卫星遥感影像,下右图为山脉横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平行岭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后形成一系列岭谷 B.谷地是由地壳断裂后的地堑形成的
C.流水侵蚀是形成平行岭谷的主要作用 D.山脉是储油构造适宜大量开采石油菱形
14.山脉的顶部常形成“槽”,是由于( )
李俊虎A.向斜槽部岩石较坚硬不容易被侵蚀 B.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C.冬、夏季风强盛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D.大冰期气候寒冷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下图为云贵高原上的Y集镇附近的岩层分布图,下方的曲线为甲乙沿线的地形起伏状况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5.Y集镇区域( )
A.地处背斜顶部,地表侵蚀明显 B.地表有石灰岩出露,表明岩层较年轻
C.地处向斜槽部,出露岩石坚硬 D.地表平坦,表明地壳没经历褶皱作用
16.下列四地中,开采地下水最合适的钻井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上证综指下图为小明在贵州格凸河景区拍摄的照片:一束阳光穿过位于山腰的穿洞,继而投射出耀眼的光柱。小明咨询景区管理人员得知,打卡此景观需在9月至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而且还得把握时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小明的咨询结果说明,打卡此景观需要关注( )
①当地天气状况②穿洞内植被长势③穿洞形状变化④太阳方位和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小明对图示穿洞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流水溶蚀—溶洞形成一地壳抬升 B.波浪侵蚀一海蚀拱桥一地壳抬升
C.流水溶蚀一溶洞形成一顶板崩落 D.岩浆活动一火山通道一地壳抬升
藏东南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泥石流频发,极端泥石流事件输送巨量泥沙进入河道,常形成堰塞体。堰塞体稳定后,河床即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形态。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堰塞体稳定后对帕隆藏布下游的影响是( )
A.调节作用增强,流量相对稳定 B.整体落差增大,河流下蚀增强
C.带来大量泥沙,河床淤积抬高 D.河流水量增加,流域面积扩大
20.图中稳定的堰塞体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1.帕隆藏布河道由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 )
A.河道侵蚀—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
B.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河道侵蚀—湖面变宽
C.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D.湖面变宽—湖区泥沙沉积—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
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和岩层的地质构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岩层所经历的地质环境。下图示意两个沉积岩基岩露头剖面、岩层未发生明显倒置,彼此相距15千米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MN侵蚀面的形成过程是( )
A.先隆起和侵蚀,然后再搬运和沉积 B.先断裂和下沉,然后沉积深埋
C.先接触和变质,然后两侧差异逐渐增大 D.先断裂和平移,然后凹陷侵蚀
23.基岩露头II剖面反映了在从棕褐砾岩到红砾岩形成的过程中该区域可能( )
A.两层砾岩形成的环境相同 B.从海洋抬升成为陆地
C.先下降然后再上升 D.从未发生沉积过程
某地理研学小组利用某地区地质地形图,对当地进行野外考察。虚线为等高线(m),实线为地层界线。完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