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网喷浆—以“使用多用电表测二极管电阻”实验课为例
王永本体感受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48)
摘要: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自发地生成原始物理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些问 题,可以加强问题意识,培养物理学科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原始物理问题;生成;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4134(2021)05 -0042 -04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 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 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之一,学生通常会对学 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未知事物感兴趣,由于不明白而产 生的疑惑就是问题,问题会一直伴随着学习的过程,问题教学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问题,其 中大部分是经过整理的传统习题,是模型化的“抽象 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原生态”的原始问题.原始物理 问题是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 加工的物理现象的描述.原始物理问题不同于一般物 理习题,它是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存在的原汁原味的实 际问题,没有明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需要学生自己提取或设定.
原始物理问题源于真实的学习过程,它比抽象问 题更加接近物理学的学科本质,通过对原始物理问题 的思考,学生可以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经历科学 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让学习回归物理学科的本原.原始物理问题源于自然,联系生产生活,能 更好体现物理学的实用价值,通过解决贴近现实的原 始物理问题,学生可以体会物理学在现实生活和科技 前沿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学生通过物理原始问题的思考和解 决,可以巩固知识基础,联系生活实践,拓宽科学视野,提高物理学科素养.2中学物理原始物理问题的来源
中学物理涉及到的原始物理问题从何而来?从 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素材来看,原始问题有理论和实践两种来源.理论原始问题来源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常常伴随着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实践原始问题来源于实验研究、科技进展或者生产生活实际.第二类问题依托真实的背景,来源广泛,素材丰富,贴近生活,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而从问题提供的角度来看,原始物理问题有外界 提供和自我生成两种来源.学生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 都是外界提供的,一般来源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遗存,或者物理教学长期的资料积累.例如,物理学史上 的著名问题、教材编写者提供的部分习题、中高考物 理试卷中联系实际的试题、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等等.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中学 生能逐渐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这些 问题源于自然、基于真实情境,具有原创性,这是自发 生成的原始物理问题.
相比于外界提供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有意义,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 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特别是原始问题.
3原始物理问题生成的课堂实录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发现和提出原始物理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置内容,积极提供问 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线索,调动学生深入思考,鼓励 学生不断质疑,让问题在课堂上不断涌现出来.可是,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最近…次在高二电学实验课堂上的经历,让笔者
作者简介:王永(1968 -),男,安徽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高考命题.•42 •
中学物理 Vol .39 No .05
2021年3月
M 1'1'
1.5
正向电压作
这时候D 同学提出:我们可以用一只电压表,并 联在二极管两端,再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换用不同 档位进行测量,实际记录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并在 伏安特性图线上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就可以粗略 算出正向电阻的数值,并与欧姆表的测量值做对比.
这个提议遭到了 E 同学的反对:一只量程3V 的 电压表,内阻大约3k n ,用它跟二极管并联,如果二极 管的正向电阻是几百或者几千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
印象深刻.这是一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课,其 中一项内容是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并以此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就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原始问题.
问题1 :二极管正向电阻到底是多少?
刚上课不久,A 学生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在用多 用电表(型号J 0411)欧姆档测二极管(型号2P 5A )正 向电阻时,如果选用不同的倍率,测得的正向电阻差 异很大,在已经进行电阻调零的情况下,分别在“ x l ” “ x 10”“ x 100”“ x lk ”的倍率下进行测量,得到的测 量值分别为5(1、45I 1、35〇n 、300011,为什么测量结果 的差异如此巨大? A 学生随即提出两种可能:一是多 用电表有问题,二是二极管损坏了.教师让同学们做 同样的测量,大家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结果,绝大多数 同学认为,多用电表和二极管都是完好的.
这时B 同学提出:我们应该用欧姆表哪个档位进 行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到底是多少?教师让同 学们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各执一词.
接着C 同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二极管的正向电 阻,本来就不是一个确定值,这一点可以从高中物理 课本上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图线上看出,如图1所示, 在正向电压大于0.5V 以后,正向电流会迅速增大,正 向电阻会迅速减小,在不同电压下,正向电阻自然不 同.这个解释很快得到了多数同学的支持.
大.同学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怎样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呢?教师拿来一只 数字式多用电表(DT 9205),并且告诉同学们:数字式 电压表内阻很大,是比较理想的测量电压的工具.然 后,师生们一起再次进行测量,记录欧姆表“ x 1”“ x 丨0”“ x 100”“ x Ik ”倍率下二极管两端电压分别为: 0. 73V 、0. 64V 、0.54V 、0• 45 V ,对照二极
管的伏安特性 图线,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时有不 同的结果了.
问题2:把小灯泡和二极管串联接到两节电池上, 小灯泡能发光吗?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能用----14~~-手边的器材通过简单实验反映二极 g 管的单向导电性吗? F 同学提出一—1|—JS
个方案:用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额 图2
定电压2. 5V )和两节干电池串联,
如图2所示,看小灯泡能不能发光就能判断二极管是 否正向导通.而G 同学有不同看法:即使二极管正向 导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也不一定能看到小灯泡 发光.
这种情况下小灯泡能不能发光呢?同学们一时 难以回答,很快有同学动手做实验,结果发现小灯泡 基本上可以正常发光,用数字式电压表可以量得小灯 泡两端电压约为1.95V ,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大约为 〇. 75V ,说明此时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
H 同学问: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二极管 此时的正向电阻为什么不是很大呢?教师提示同学们 可以把灯泡和电池作为等效电源看待,作出等效电源 的伏安特性图线,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再画出二极管
的伏安特性图线,通过两个图像的交点,来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这时候I 同学指出:小灯泡的电阻也是变 化的,这样做不合适.接着■!同学说:不久前我们测量 过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大 约是5fi ,据此我们可以进行粗略的估算.然后师生一 起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分析:电源电动势约为3V ,内阻 约为m ,小灯泡工作的电阻约为511,则等效电源短 路电流大约为〇. 5A ,作出的伏安特性图线如图3所 示,从图线交点可以看出,此时二极管两端电压约为 〇. 8V ,电路电流约0. 37A ,同学们觉得这个分析和实 验结果基本一致.
K 同学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选用不同的二极 管,结果还一样吗?
v
s /键 #-i :H r
W
20
健康之路 性功能压电o
向4C 反
y r ^rnp v T T r
,v s
/
^#*i :^
• 43 •
2021年3月Vol . 39 No . 05 中学物理
抗体人源化反向电压焊
40
20
# •1〇〇 0.5
1.0
1.5
200 E 向电压斤
300
师生们都觉得L 同学的分析逻辑严密,问题可能 出在欧姆表内部电路上.教师很快查阅实验室资料, 发现常用欧姆表的实际内部电路如图7所示,在倍率 增大一档时,并不是仅仅靠增大串联电阻来增加内 阻,还在表头上并人电阻,通过并联电阻的变化实现 调节,表头的电流并非总电流,电源电动势也没有增 大10倍.
图7多用电表欧姆档电路图
通过教师的解释,L 同学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同 学们明白了中学物理教材中只介绍了欧姆表的基本 工作原理,并没有介绍电表的实际电路,要真正弄清 楚欧姆表如何改变倍率的细节,还需要深人了解其电 路结构和工作过程.
至此,课堂上生成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 解决.4
关于实验教学中原始物理问题生成的思考
在本节实验课上,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
和提出问题,特别是生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原始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在教学上很有意义.在教学过 程中,因为要解决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同学们投人 了更大的热情,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灵
教师拿来一种发光二极管(型号BT 1142),同学 们进行了同样实验,结果发现小灯泡不亮.
教师做了进一步解释:从理论上看,不同参数的 元件会有不同的伏安特性图线,如果换用不同的二极 管或者小灯泡,实验结果就会不同,即使一次实验中 小灯泡能够发光,也不能认为这是普遍成立的结论.
问题3 :实际欧姆表的内部电路是怎样的?接着,L 同学提出了一个新问 题:按照中学物理课本上所说的欧 姆表的工作原理,如图4的电路中,E
满偏电流为匕
;,如果按照
什么是散文课本上如图5所示的多用电表电路
来分析,在倍率增大1〇倍的情况下,满偏电流不变,内 阻会增大10倍,电源电动势也应该增大10倍,在用欧 姆表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时,如果把欧姆表作为电源 看待,我们可以在同一坐标系作两次实验中电源和二 极管的伏安特性图线,如图6,假设某个倍率下等效电 源伏安特性图线是实线a ,而我们换用更大的倍率进行 测量时,等效电源伏安特性图线应该是虚线6,从电源 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图线的交点变化上会发现二极管 工作电流增大,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应当减小,为什么实 验结果却恰恰相反?难道是课本说错了?
v
s /^#-i :H I
• 44
•
中学物理 V〇1.39 N〇.052021年3月
ST EA M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卖验设计
—以T m c k e r探究单摆运动规律为例
许文龙
(浙江省瑞安中学浙江瑞安325200)
摘要:以Tracker软件探究单摆运动规律,跨学科综合运用物理、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并对结果作简要分析,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基础教育物理实验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STEAM教育;Tracker;单摆
循环小数教案中图分类号:G633. 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丨008 -4134(2021)05 -0045 -03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人新一轮的竞争,纷纷出台了各种国家战略,以应对新技术发展与产业革命.在这种竞争中谁能胜出,关键在于人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STEAM人才的培养,各国均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STEAM教育的重要性.物理实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
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的培养,影响新课程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基础教育物理实验教学急需新教育理念的引领,而STEAM教育正顺应了这样的需求.1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在原有STEM教育基础上加入了艺术(Art),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matics)英语首字母的缩写.STEAM将原本分散的五门学科集合成一个整体,分别代表着五类素养,分别是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艺术素养和数学素养.它有助于学生从更多视角认识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许文龙(1977 -),男,浙江瑞安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物理竞赛.
今〜〜〜〜〜〜〜〜〜〜〜〜〜〜〜
感,在问题的一一化解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笔者还欣喜地看到,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探讨,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尊重事实,不断质疑,深入探寻问题的本质,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名中学生能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原始问题,既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事物的洞察力,还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潜质与创造能力,这标志着学生学习能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学习中生成原始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发现、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具有实际价值,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鉴于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原始问题,不断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课前需要做精心的教学设计,课上要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适时做出巧妙而合理的引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创设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有很多方式,在需要建立真实的问题情境时,实验教学具
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基于真实的实验场景,有具体的
任务引导,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边学边做中原始物
理问题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个良
好的机会,来促进学生自然地生成原始物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开 发研究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三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阎元红.基于开阔背景下的原始物理问题探析[J].教 学与管理,2003(19) :60-61.
[3] 杨蕾,胡银泉.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人原始问题的重 要性[•!].物理教学探讨,2015(09) :9 - 10 + 13.
[4] 邢红军,石尧.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一个本土化教学理 论的创生[J].教育学术月刊,2016(09) :83 - 90.
[5] 王兴乃,张诚,陈准,何振华.中学物理仪器的使用与 检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收稿日期:2020 -11 -26)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