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顾况诗歌的艺术特及其对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

阅读: 评论:0

浅谈顾况诗歌的艺术特及其对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
[摘要] 顾况诗歌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对诗歌表现技巧的探索和对诗美的新的追求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谈一下顾况诗歌的艺术特,以及他对此后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
[关键词] 表现技巧 诗美 一个死刑犯的遗嘱大连破网售假药案艺术特 韩孟诗派 元白诗派
在大历诗风以淡泊寂寞为主流情调时,顾况的诗却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他在对诗的表现技巧的探索和诗美的新的追求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对此后诗歌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顾况诗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顾况诗歌的艺术特。
一、    表现技巧的探索
顾况,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他的一生多居住于江南吴越地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塑造了他的文化品
格。他的诗作常取材于吴越士风,又受吴调歌吟的影响,既喷发着水乡泽国浓郁的泥土馨香,又表现出不同流俗的高洁情趣。如:《苔藓山歌》,写黏苔藓作山水,和小儿一起观看的那种乐趣,朴实而妙趣横生。
在诗歌体式上,他的诗无论古体还是今体,都受着江南民歌的明显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则有如白话。同时,他还创新的运用三七句式来写诗,使其诗歌带有吴歌清激的声调,激讦的音节。如《送行歌》: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除此之外,他的一些诗还采用了《诗经》、楚辞的体式来创作。如《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中的《采蜡一章》: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新的诗歌体式的运用,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唐诗发展的道路。
在诗歌语言上,以俚言口语入诗,表现了对诗歌清规戒律传统的反叛,如《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杜生知我恋沧洲,画作一障张床头。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等等。这些诗纯任性情,俗中有奇,异乎大历才子的清雅诗风,而自成怪以怨的风格。
无论从诗的体式、语言,还是诗的意象、意境,顾况都作了大胆尝试,富有创造精神。他对诗歌表现技巧所作的探索,影响了后来的韩孟、元白诗派,推动了唐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二、    诗美的新的追求
顾况其人性情高逸、气质古朴、善画解乐、不干王侯、狂傲不驯。他曾从其叔父虎丘僧七觉习佛典,故出入儒、道、禅,将孔子、释迦、列子并举。
顾况的诗更多的是表现个人的心灵世界及对生命的思悟。如《闲居自述》: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白发偏添寿,黄花不关贫。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表现了他恬淡怡然、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怀。又如《听角思归》: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则表现了他有家难归,因思念而形之梦寐的凄凉。顾况的这些闲适诗和感伤诗,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诗作了解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形成其狂傲性格的内在原因的一个侧面。
顾况一生多居于吴越一带,生活较为,也少迁调之劳苦,仕宦之忧勤,而过着一种任
性而行的隐居生活,放旷狂逸的气质、诙谐善虐的性格,在诗风上表现为坦荡写意的特征,这与大历才子的揉合着仕途坎壈,带有惆怅伤凄情调的诗风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他的傲岸性格也迥乎于清客诗人的阿谀逢迎,故其诗亦少为文造情的应酬之作。顾况诗纯任性情而不拘泥于山水物象的具体刻划,以粗豪恣纵之笔写陶然山水、疏放自适的生活。
正是顾况清狂奇倔的气质,对吴歌的研习,使他的诗学理论与创作表现出重情性、重气骨的审美趋向,以情性为基点,继承了盛唐风骨兴象兼备的标格,提出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风流自然的诗学宗旨,并主张于不失自然之致的前提下,由险得奇、反俗为奇、力避陈熟、惊世骇俗,从而形成一种槎枒离奇,奇倔不驯的别趣。
三、上海名老中医诊疗所    对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轴测图
顾况的诗上承鲍照、谢灵运的奇峻深曲、峭拔恣纵,下启韩孟驱驾气势,爱帖排奡的诗格;而其学习吴中俗歌、由俗化奇的创作之路则直接开启元白、张王的乐府诗的创作。
顾况的一些诗歌气势雄大,意象怪奇,如:《庐山瀑布歌送李顾》: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他的诗歌充满丰富的想象、幻想,且
往往与夸张并行。这些都对韩孟诗派的艺术风格艺术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顾况开了韩孟以异诡为美的尚奇尚怪之先河。
顾况的诗还有尚俗的一面,这一部分诗歌对元白诗派产生了很大影响。元白诗派的诗歌重写实、尚通俗,语言浅切平易,并且他们自觉地向民歌学习,歌诗颇具民歌风味。如张籍的《白鼍鸣》,王建的《神树词》,白居易的《竹枝》等,都自然明快,充满乡土市井气息。这些都可上溯至顾况的诗歌创作。
顾况的一些针砭之作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如《弃妇词》、《从军行》二首、《公子行》等。一些诗歌的语言则浅显易懂,有如白话,如《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同时诗人通过对吴中俗体歌吟由形式而内质的自觉学习,创作了一系列韵味十足的歌诗,如《剡纸歌》、《苔藓山歌》等等。可以说他又开了元白以浅俗为美的先河。
顾况于艺术体式的创新,对浪漫想象、奇异夸张以至粗语、俚语的酷爱,对奇峭生涩风格的追求是其狂放高逸的个性气质,文化品格的自然表现。其古调歌行以酣畅淋漓、跳荡不羁的形式象征着其狂傲的个性和审美创造力;而其一些绝句,明快的风格,轻灵的格调,
直白的描写,也正显现其高逸闲旷的一面。顾况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奠定了中唐诗歌流派的发展和中唐诗歌再次进入高潮的基础,同时在诗的表现技巧的探索、诗美的新的追求上,顾况都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
zhongguozhiwang参考文献:
1]《全唐诗》.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4.
2]孙映逵.《全唐诗流派品汇》.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9.
3]《全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藤井瑞希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3: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6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顾况   诗歌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