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虞美人》看李煜词的真情
作者:蒋昌鑫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来电不善电影02期
江西食品网
内容摘要: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均有造诣的李煜,抒情毫无遮掩矫饰,毫不矫揉造作,虽阅世甚浅,但不失纯真放任。本文就《虞美人》谈谈李煜的真情。 关键词:李煜 《虞美人》 真情马基雅维利
“词中之帝”的李煜,一个旷世俊逸的才子,一个才华绝代的佳人,一个天资聪颖的巅峰者。作为一个亡国的君主,李煜“终日以泪洗面”燃煤发电厂,大作其词,强烈的情感在他的词中肆无忌惮地迸发,好比呼啸而过的狂风,奔腾向前,纵情地倾泻。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均有造诣的李煜,抒情毫无遮掩矫饰,毫不矫揉造作,虽阅世甚浅,但不失纯真放任。黄骅冬枣
ufc196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朱光潜)读李煜的词,没有意象的冗杂的堆积,但仿佛间你会感觉到各种意象铺天盖地而来,而品尝这些意象,就会有一种杜鹃啼血的哀鸣,血迹斑驳的感触,令人心疼。 《虞美人》中,“春花”、“秋月”这都是古代才子佳人所津津乐道的美好事物,“何时了”,心底的悲怆化成嚎啕大哭,无声的哽咽在汹涌。美好的往事,一桩桩涌上心头,什么时候才是个完呀!过去,他是人上人,如今,他是阶下囚。这种社会地位的一落千丈,他不加掩饰的呐喊出来。李煜继承皇位时很唐突,作为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命运还是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移交到他的手中,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接手了那个风雨飘摇中的烂摊子。纵使身处一个摇摇欲坠的国邦,风流的李煜依然少不了耽于享乐,这就让后人对“往事”、“故国”增添了几分想象的空间。堂堂一国之君,被当作俘虏被带至了宋朝的首都开封,还被冠以“违命侯”的头衔,囚禁在一座小楼里。我想不仅是“昨夜”,而是无数个过去的日日夜夜,小楼窗外的东风不停地把他的思绪带回如今不忍回首的国度,一切的繁花似锦好似一场梦,随着东风飘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