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圣才出品】

阅读: 评论:0

中国传媒
马车夫之歌第6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1 复习笔记
一、杂剧的南移与衰落
1.杂剧的南移
(1)杂剧的南移路线,主要是沿着大运河和长江水路。南征的大军和南徙的人口,构成了第一批杂剧观众。
(2)人口流动和政治等因素,促进了南北语言的汇集,使得以北方语言为依托的杂剧能为南方人接受和喜爱。
(3)良好的机会和条件,吸引了大批杂剧作家和戏班南下。
2.南方杂剧的三个发展阶段
母液
(1)第一阶段是从至元十三年至大德年间。这期间杂剧初入南方,擅风骚者是在北方已经享有盛名的作家。他们不仅带来了已在北方流传的名剧,还继续写作新篇。
(2)第二阶段为至大到天历、至顺年间。关汉卿等杂剧名家陆续退出舞台,代领风骚的是郑光祖、乔吉、宫大用、秦简夫等人,他们来自北方,主要创作活动在南方。南方籍杂剧作家崭露头角,成为杂剧创作的生力军。
①杂剧及散曲已被奉为“乐府”正宗,周德清撰写了总结北曲音韵的《中原音韵》,锺嗣成则撰写了记述杂剧作家作品的《录鬼簿》,开始了对杂剧的总结与评论。人们对理论和经验的探索,也表明杂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②这时的作品体现出南方的人文彩,创作风格趋向典雅,创作题材多为文人韵事和仙
道隐逸;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积极的抗争精神日渐消退;侧重辞藻的华美,忽视剧作的舞台性。从整本来看,缺乏佳构,不太适于场上演出,为杂剧的衰落种下基因。
(3)第三个阶段为元顺帝朝到明初,这一时期,在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日见沉寂,而处于南方戏
剧圈的杂剧也萎靡不振。于是,杂剧便走向衰落了。
3.杂剧的衰落
(1)体制上的缺陷,是导致杂剧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
(2)杂剧由一人主唱的形式,使其他角只能作为陪衬,限制了舞台表现力,不利于充分展示生活的矛盾。
(3)一本四折的体制,篇幅短小,也限制了作家的发挥。
(4)南戏这个综合了杂剧体制所长,扬弃其所短的剧种,取代了杂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二、郑光祖
郑光祖一生写过杂剧18
尹扶汤》等8种。
1.《倩女离魂》
轧辊(1)思想内容
①《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事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剧本写张倩女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最后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与文举欢宴成婚。
②《倩女离魂》是一个富于浪漫彩的爱情故事。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而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煎熬,病体恹恹。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
胡充华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以及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剧中,郑光祖让离魂与躯体有不同的表现,这一艺术处理,当给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的创作以有益启迪。
(2)艺术特
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辞藻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2
故事,而主角则是婢女樊素。唱词引经据典,带有文人气息,曲文典雅工整,但稍嫌板滞。它的出现,反映了传统思想的惰力对南方作家创作的影响。
3.《王粲登楼》
郑光祖的《王粲登楼》,据东汉王粲的《登楼赋》虚构而成。该剧情节平淡,人物塑造一般,但曲文挺拔,颇具感人的力量。它是元代由北方南下的文人飘泊未遇心境的写照,所以特别易于引起失意文人的共鸣,受到人们的激赏。
三、乔吉与宫天挺
1.《两世姻缘》及才子佳人题材
(1)乔吉是南方戏剧圈中重要的杂剧作家和散曲名家。作剧11种,今存3种:《两世姻缘》《扬州梦》
《金钱记》,都以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风格与郑光祖相近,但语言更为清丽,与所叙写的爱情故事相得益彰。
(2)代表作《两世姻缘》,故事本于唐范摅的《云溪友议》。写书生韦皋与洛阳名妓韩玉箫的两世情缘。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曲辞也跌宕生姿,颇多丽词佳句。
(3)《金钱记》写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与京兆尹王辅之女柳眉儿的爱情纠葛,
表现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曲折热闹,颇适于舞台演出。
(4)《扬州梦》演唐代诗人杜牧与名妓张好好的一段风流韵事,其实是叙写自身景况,投合了元代文人风流自赏的风气。
2.《范张鸡黍》及隐逸情调
(1)宫天挺是南方戏剧圈中一个较有特的杂剧作家。所作杂剧6种,今存《范张鸡黍》《七里滩》两种。《范张鸡黍》根据《后汉书·范式传》改编而成。写国子监生范式、张劭的友情。在歌颂朋友之间真挚情感的同时,激烈抨击了仕途的黑暗。词气激烈,痛快淋漓。
(2)《七里滩》写严子陵蔑视功名富贵之事。剧本借古讽今,反映了作者对现实黑暗政治的愤慨和失望,对隐士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上海体育电视台四、金仁杰、杨梓、秦简夫
1.金仁杰与《追韩信》
金仁杰著有杂剧7种,均为历史题材。今存《萧何月下追韩信》一种,剧本着力描写楚汉之际韩信怀才不遇的苦闷与彷徨,尤其是“烟波名利”两难的处境,曲文质朴而雄浑。
2.杨梓与《敬德不伏老》
(1)杨梓所作杂剧存《敬德不伏老》《豫让吞炭》《霍光鬼谏》3种。
(2)《敬德不伏老》写唐代尉迟恭的故事。据史书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表现了尉迟敬德老而益坚、忠心为国的精神和豪迈憨直的性格。
3.秦简夫与《东堂老》
秦简夫是元代后期关汉卿本一派作家的代表。著有杂剧5种,今存《东堂老》《赵礼让肥》《剪发待宾》3种。
(1)《东堂老》第一次正面塑造了李实这样一个见财不昧,有情义、重言诺、诚恳可
信的商人形象。它否定了贫富穷通皆由命的观念,肯定了商人阶层注重实际、刻苦耐劳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商人经营的艰辛深表同情。反映了元代社会日益活跃的商人和手工业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2)剧中没有离奇的情节和特异的人物,也没有夸张的语言和华丽的词藻,它真实地描绘正直的商人如何面对险恶的商场和世俗的偏见。整个戏关目紧凑,结构谨严,冲突鲜明,曲辞本自然,较好地继承了关汉卿杂剧的创作风格。
【名师点拨】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盛况,与北方不相上下,其中,身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的成就尤为突出,可为南方的代表,其羽翼乔吉、宫天挺等人也有过人之作,考生都应加以留心。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填空题
1.元杂剧《倩女离魂》是杂剧作家_____的代表作。[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郑光祖
【解析】《倩女离魂》是元朝后期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故事是在唐人传奇《离魂记》的基础上,由元代杂剧家郑光祖改变创作而成的。
2.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乔吉
【解析】元杂剧《两世姻缘》的作者是乔吉。《两世姻缘》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简称《两世姻缘》或《玉箫女》,有《元曲选》本、《元明杂剧》本。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3:2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65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杂剧   创作   作家   文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