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2023年安徽省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看意象物象的关系。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
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我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古人有时以象和境对举,很能见出它们的区别,如王昌龄说:“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刘
禹锡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显而易见,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有静谧幽邃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春雨”“杏花”,带着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陆游这两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材料二:
月亮创造了心灵虚静和空间澄净的审美意境。这首先是因为月亮升起于“寂寂人定初”的夜晚,人类主要是在太阳下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就赋予太阳与月亮不同的含义。太阳意味着真实与运动,而月亮象征着寂静与超脱。太阳下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停歇之后,艺术的创造便在寂静的月下悄然展开。其次月亮的文化内涵是阴柔的美学风范。当中国美学追求安详阴柔优美的明月意境时,也就到了月亮原型,呈现出娴静与空灵的审美特征。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光衬托着宁静自适的精神境界,寞寞心事中笼罩着一片飘逸出尘的寂寂梵音,月在艺术观照中的虚静,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心的虚静。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谓:“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初升的明月升起于松间,带来丝丝夜凉,凉爽的夜风送来阵阵悠扬的泉声,整个时空充满着天籁般的乐音和遗世独立的静谧。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几乎可以说是说破了月的虚静的审美底蕴,即使是茫茫尘世,只要望一望月亮,看一看月光,也可以澡雪精神,洗尽尘烦,带来审美的愉悦温馨。月亮展示给人们的还是澄碧晶莹纤尘不染的洁净世界。从《陈风》的“月出皎兮”到《春江花月夜》的“江天一无纤
尘”“空里流霜不觉飞”,月亮始终是冰清玉洁的形象。刘禹锡这样写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八月十五日夜玩月》)静静的月光洗着大地、洗着宇宙,也洗着人们的肝胆精神。在月光的映照下,世界被改造了、被移动了、被诗化了。人们喜欢用冰轮、玉盘、清辉等来指称月亮,正是表现着月的洁净品格。
(摘编自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物象和意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有个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
B.意象与意境有明确的异同点,它们都为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但意象又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而微的单位。
C.月亮寂静与超脱的象征意义,使得中国美学追求安详阴柔优美的意境,并呈现出娴静与空灵的审美特征。
D.《春江花月夜》一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的载体,向人们展示了纤尘不染的洁净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是“意”和“象”的有机融合,在表情达意上,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和简洁直白的抒情。
B.“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一句借助松树、明月、山泉等意象及其相互作用,营造出清幽美丽的意境。
C.意象之所以带上了固定的、不可创新的意趣,是因为它已经被我国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
D.意象组合构成意境,“境”生“象”且超乎“象”。“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
3.下列选项中,“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伏旱天气A.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B.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下列诗句都包含由“雁”构成的意象,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其意蕴。(4分)
饰琳琅
前缀
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新型功能材料
x费
程多宝
那是福喜与这个村子的人们第一次一饱耳福,原来世上还有一件叫作二胡的乐器如此美妙,出自一位红军战士之手。李翻身拉了一支曲子,据说那把二胡是老兵吴做主的遗物。吴做主的班长汪当家是个东北人,前些日子攻打娄山关一战负了重伤,临死的时候,是吴做主拉了这曲《松花江上》,一个排的兄弟们,齐齐地哭了。吴做主教会李翻身拉了几支曲子,不久也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所以,福喜听着李翻身祭奠前面牺牲的几位老兵的曲子,身子直直的,有些发呆,想哭,想喊:“二胡,这么神奇?”
李翻身告诉福喜:这几天,部队驻在你们村子原地待命;要是遵义那座楼上,我们的领路人开完了会,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战士加入中国共产x。
奇人趣事
开会,是不是讨论你所说的交x费的事?福喜还是想不通,交了x 费,又落不到什么好,为什么还要加入呢?
还真的禁不住多想,一想还有好多的搞不懂。比如说,自己吹的笛子,闹了半天,也就是一个牧童喊山;李翻身拉的二胡,这么轻轻一拉一送,像是有人躲在琴筒里哭泣,福喜怎么也吹不出调。
福喜,别较真了,最要命的是你为谁吹、我为谁拉?李翻身又补了一句:也不是你讲的什么笛膜不好,只是你心里没有吹出那种仇恨。
李翻身的那番话,福喜听得云里雾里,一时就动了心。原来,自己吹笛子的时候,想的只是自己;红军班长李翻身心里装的,是
遭受敌人铁蹄践踏的四万万中国同胞。别看人家只拉着两根琴弦,那可是四万万人的声音一起呜咽,想想自己这么一根笛管,怎么说也是势单力薄。
在一个傍晚,李翻身和队伍一起悄然开拔。不知啥时候,福喜不远不近地坠在后面,还捧着一只咸菜罐子。
“你这么跑出来,你爹知道不?”李翻身急了,“你这个,是?”
“咸菜,有大半罐子呢。我爹塞给我的。”福喜当然得听爹的。虽说这支红军队伍在村上只住了几天,好多人家也想通了,与其在家饿死冻死,不如跟红军打天下。一着急,福喜生怕人家不收自己,想证明似的,来了一句:“就抵我交的x费,行不?”“谁承认你是x员了?你这岁数,入团还不够呢?”
“那,我就先抵团费,行不行?还有,我带了笛子。你不是说,只要能让大伙儿解乏,也算能抵x费?那-就先抵上我的团费?”福喜不管那么多,反正跟着李翻身他们,这条路认定了。不是说北上抗日么?要是赶不走日本鬼子,这日子哪里是个头?李翻身接过那罐咸菜,笑了。
也就是上次,福喜问得急,说以后自己要是参加了红军入了x,挣不了钱交x费,怎么办?李翻身说,以前汪当家和吴做主也有交不了x费的时候。指导员说,那就拉一段二胡,给战士们解解乏,也算为革命贡献了一回。李翻身话头一转:福喜,以后你要是入了x,交x费时,你能交个啥?
牛,是地主家的;地也没有,租的。福喜急了,家里只剩下几面土墙,就是一个水洗的模样。让子弹飞 久石让
有没有咸菜?咸菜,也算。李翻身说,他们排长路过老家的时候,部队好多天没有盐吃,排长抱过来一罐咸菜,指导员说:算!怎么不算呢?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福喜问李翻身:你是x员么?李翻身乐了:你说是不是呢?福喜说,肯定是,你就是一名共产x员。李翻身问,怎么看出来的?
入了x的红军战士,像你们这几个,就是不用点名,老乡们也好认:吃得少的,穿得薄的,与白狗子打仗的时候,像是打了鸡血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2:4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6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象   诗人   翻身   物象   意境   月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