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道德是人们从( )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A.“善”的规则
B.“善”和“恶”的标准
C.思想精神
D.实践一精神
【答案】 D
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 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
【答案】 B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
【答案】 C
4、道德的目的是按照( )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
【答案】 C
黑云摧城5、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
【答案】 A
6、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 )。
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
【答案】 B
7、汉代思想家( )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
A.杨雄
B.董仲舒
C.司马相如
D.王充
【答案】 A
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 )。
A.主体性标准
B.善的标准
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
【答案】 C
9、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 )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A.政治制度
B.阶级利益
C.生产劳动
D.经济关系
【答案】 D
10、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答案】 D
1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
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12、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 )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品
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zhongguozhiwang
D.共产主义教育
【答案】 C
13、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
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D.实践性
【答案】 D
14、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
A.提高师德认识
eq3B.锻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答案】 D
15、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 )
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
【答案】 C
16、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 )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A.存在
B.不存在
C.时有时无
D.可能存在
【答案】 B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责权利统一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按劳分配
【答案】 C
18、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
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中国兰寿网D.实践性
【答案】 D
19、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
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
【答案】 D
20、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 )。
A.梁启超
B.蔡元培
C.梅贻琦
D.陶行知
【答案】 B
21、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 )、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A.实事求是原则
接触未来
B.量的分析原则
C.知行合一原则
D.目的性原则
【答案】 D
2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
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
【答案】 B
2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