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
□刘芹冯婧怡
摘要:抗战时期同志在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及措施,这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抗战时期,同志通过领导组织青年工作、在学校讲党课并作演讲报告、撰写理论文章等途径,在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建设、引导青年思想发展方向、创新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他在关心爱护青年成长、注重自我革命的彻底性、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工作方法方面,具有实效性高、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强的特点,为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及青年工作质量提供较多启示。 关键词:;青年工作;领导方法;问题导向;自我革命
作者简介:刘芹,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冯婧怡,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山东淄博25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地方党史研究专项“学术视野下山东党史人物传记的文本研究(1919-1949)”(16CDSJ06)的阶段性成果。
DOI:10.dj.2021.03.009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3-0036-03
青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青年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政治引领和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青年工作的时代主题。抗战时期,同志曾兼任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他以关心、关注、关怀青年发展成长为己任并为此作出贡献。本文以抗战时期同志加强党对青年及青年工作的领导为切入点,探求其开展青年工作的主要方式及特点,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青年工作提供借鉴。
一、抗战时期开展青年工作的主要方式
抗战时期,同志非常重视青年工作,提出“加强青年工作是全党的责任”[1](P332),要求“各地党部应该把青年工作做自己主要工作之一,实行经常的检查与推动”[2](P292),在青年工作实际中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1.亲自领导青年组织工作并把握方向。同志一直主张引导革命进步青年加入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
动员青年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38年5月,为了更好地领导全国的青年工作,统一规划全国的青年工作及干部培养工作,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青委”),以便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此时,同志担任中青委
主任,他主要从宏观上指导青年工作的政策制定、经验总结、干部调动及各地的青年运动等。1938年,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同志作了题为《关于青年问题的结论》的报告,就当时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方针、组织机构、干部思想作风作出指导。[3](P84-87)如对冯文彬关于青年工作问题、李昌关于青年运动问题、蒋南翔关于学生运动与全国学联工作等予以指导,加强对全国各地青年工作的领导。
2.发挥学校主渠道的理论宣传教育功能。从中央苏区,到苏联、新疆,再到延安,同志通过到各学校讲授党课、作演讲或报告等形式,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及青年工作。1936年,同志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讲过党的建设及工会建设等课程,一批中国东北抗联干部曾在此校听过他的讲课。[4](P194)1937年,同志给部分西路军入疆部队的干部上过党课,讲解《联共(布)党史》、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5](P209-210)后来,同志曾到延安马列学院、延安中央党校、延安新兵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多次讲授党课、作演讲或报告,他还负责过延安马列学院党的建设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讲授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中
36
浮游生物网2021·03
共党史及党的自身建设等。
3.撰写文章进行理论上的答疑释惑。同
志以理论文章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具体工作方法,利用说理的方式对青年及青年工作进行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抗战期间,同志共发表90多篇文章,其中涉及青年及青年工作的文章就有20多篇,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内容主要有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工作、青年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青年工作体制机制建设、青年工作方法等,重点在于帮助青年学生知识分子、青年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党的组织领导与青年工作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时代任务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些文章也积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及党的发展史,体现了同志在抗战时期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领导青年工作的主要思想及贡献。
二、抗战时期加强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主要特点
1.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抗战时期党加强
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是通过自上而下地组织青年抗日救国会、自下而上地培养青年党员干部工作队伍来实现的,形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青年工作团体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一是重视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权。同志注重加强与健全各级青委领导机关建设,要求在县委以上到中央各部门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配备专职青年工作干部,县级以下配备青年委员和青年干事,建立起全国党内系统的青年工作领导机构,以保证各级青委都接受党的领导,从经费和人才上重视青年工作。二是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以保障领导力的实现。通过基层的政治机制、组织机制、吸纳机制和服务机制等,善于选用、积极培养、合理任用青年党员干部,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力。1940年,同志担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长,他注重均衡中青委的中青年干部比例,强调落实青年工作经费,提高青年干部地位,以培养青年干部快速成长。他鼓励青年干部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多做贡献,“党的青年工作干部应该认识青年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安心于自己的工作,要使人看重青年工作的地位基本上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工作的成
绩”[6](P333)。由于中国共产党采取赞助青年而不是压
制青年,给青年以各种可能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做法,使华北青年参加抗战取得较好成绩,增强了中国
共产党在华北青年团体中的领导地位。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抗战时期,由于各
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着年轻的学生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青年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力量,共赴国难,完成抗战民族大业。同志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集体中的核心,这从思想上向青年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历史和人民终将选择中国共产党,“不管在学生组织中或其他组织中,只有当着这些组织中的众看见谁最能干,谁最有办法,谁最能做事,谁的主张最正确的时候,他们
才来拥护谁的领导”[7](P43-44)
。他还向青年学生宣传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提出“我们是中华民族,应该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
斗”[8](P72)的口号,对学生进行统一战线教育。二是对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党员干部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对青年开展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号召,“这里头有三件事情: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为共主奋斗到
底”[9](P77)。为了广泛宣传五四运动的救国精神,1939
年,中青委决定以后每年的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号召全国各地举行拥护中国青年节的运动。[10](P274)通过抗日根据地、大后方地区和中共抗日军队中关于五四青年节的宣传活动,恢复出版《中国青年》等刊物,实现了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军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夺取抗战胜利的目标。三是指导青年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针对少数同志不服从工作调动及工作中出现的党性薄弱现象,同志提出通过党性教育、下层锻炼、纪律教育三种途径来增强新党员新干部的党性修养。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是提升个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他通过与青年干部谈话了解到,有些青年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还未入党的情况,从而感到“加强对新党员的思想意识的教育”十分重要,这为延安整风运动提供了认识与工作基础。
3.加强问题导向的方法指导。同志在注
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总结革命时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抗战时期的青年工作,尤其注重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思想方法的宏观指导。他曾专门撰写文章《这个巡视员的领导方式好不好?》和《学会领导方法》,从理论上阐释领导方法问题,使青年学生党员干部在应对处理问
37
2021·03
题时,学会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问题导向意识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反思、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社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间接知识的理论学习。抗战时期,同志围绕青年团体组织建设、青年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与选拔使用工作、敌占区的众工作与秘密工作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和务实精神。其出发点是促进党的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问题的成功解决推进了党的工作和青年工作。“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
部的过程。”[11](P317)
针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青年工作
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同志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说明问题,以深入浅出的道理阐释理论、教育青年,促进了青年的成长发展及青年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三、抗战时期加强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启示1.以关心爱护青年生活成长为基点。在中央
weipu
苏区,同志在主持修改《劳动法》时,为保障青年工人和学徒工的权益,专门进行了社会实践调
研。[12](P150)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关心爱护青年干部,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青年工作的关系、处理时代任务与青年工作的关系、解决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关系以及青年的切身需要及利益问题。同志在工作中帮助青年学生具体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关心青年成长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倡导自我革命为工作驱动力。“做一个好党员,就要与自己作斗争,经常以正确的意识去克服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识。这个思想上的斗争和斗争中的
约翰 格登
胜利,就是自己思想意识上的进步。”[13](P201)自我斗争
是新共产党员不断进步的表现,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就是共产党员自我革命的过程。自我革命必须具备“到底”精神,共产主义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是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与要求。同志提倡为革命奋斗到底,所谓“底”字,就是不求升官、发财、名利,以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富于牺牲精神,永不叛党。同志提出的一些标准,如干部四条要求[14](P271),共产党员六条标准等[15](P250),对青年学生党员干部学习及工作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带头自我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同志提
倡勤奋学习,并将学习作为衡定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学习和工作是密切联系的,“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
三会
件”[16](P188)。他提倡工作即教育的观点,要求大家在
工作过程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延安时期,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在中央组织部内部组织学习小组,该小组曾被中央机关评为模范学习小组。学习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党员干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不可或缺的经验。
4.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抗战时
期,同志在具体指导青年工作时,常常会采用分类引导工作法。同志针对抗战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青年体存在的差异,在尊重青年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内容的引导目标和引导方法,增强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普适性和实效性。同志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方法来指导青年工作。同志的分类引导工作法对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在抗战时期同志从组织上、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他在指导青年工作的过程中,以现实工作为起点,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准确及时地把握社会现实状况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创新党的青年工作内容及方式方法,深化发展了党的青年工作思想和方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及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指导青年工作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北京市卫生局招待所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
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
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7][8][9][11]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5.
[4][5][12][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一
九○五——一九九五),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0.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14][16]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责任编辑
杨晓红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