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转载)

阅读: 评论:0

如何发表⾼⽔平论⽂(转载)
SCI/EI/ISTP/⼀级期刊的基本知识;
你不可能在乎的声音如何利⽤数据库和查⽂献;
如何寻领域前沿;
如何撰写⾼⽔平论⽂和投稿;
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SCI索引
SCI(科学引⽂索引,英⽂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拥有的世界著名的期刊⽂献检索⼯具。
SCI是SCI的光盘核⼼库;⽽SCI-Expanded (简称SCIE)是SCI的扩展库。国内⾼校在统计论⽂索引情况时⼀般对SCI和SCIE都认可为SCI索引。
ISTP会议录索引
ISI Proceedings (ISTP -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是美国ISI编辑出版的查阅各种会议录的⽹络数据库。⽬前国内很多⾼校也在统计ISTP索引的数量。
⼀般⽽⾔SCI索引的会议必然会被ISTP同时索引,但是反之不然。
影响因⼦IF
期刊引⽤报告JCR(Jorunal Citation Reports)是ISI对其SCI索引的期刊进⾏的参数化评价,影响因⼦IF(Impact Factor) 是其中⼀项最有代表性的参数。
IF是当年其它SCI论⽂引⽤该刊此前2年所发表⽂章次数除以该刊前2中发表的⽂章数⽬,其值越⼤,说明该期刊越重要。
影响因⼦IF举例
2004年计算机软件⼯程⼤类⽅⾯的76种期刊中,影响因⼦最⼤的是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5.952),最⼩的是COMPUTER GRAPHICS WORLD为0,国内最⾼⽔平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为0.28,2004年LNCS的影响因⼦为0.513
需要强调单篇⽂章的引⽤次数问题,⾃引与他引的问题。
SCI收录期刊分区
随SCI在国内的普遍使⽤,⾼影响因⼦期刊的论⽂刊发量逐渐成为学术评价的关注重点。但是⼀个刊物的影响引⼦每年有变动,各个领域刊物影响引⼦也不具可⽐性。因此,中科院根据影响因⼦⼤⼩,按学科对SCI收录期刊进⾏年度分区,⽔平从⾼到低分为1234四个区。这样对⼀个刊物⽔平⾼低的认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定义上。不论什么领域,只要论⽂发表的刊物在同⼀分区上,就可以认为这些论⽂⽔平相当。2004年版SCI分区⽬录http: //10.11.32.135/cglw/scie_2004FQ.asp
会议是否SCI索引
最直接的⽅法是看会议主页上的说明。如果说明中没有明确肯定,则可以写信给会议的组织⽅咨询,⼀般⽼外答复都是⽐较含蓄的(例如我师兄的ICCS经历),⽽国内的答复就会⾮常直接(其实国内会议如果是SCI的都会在主页上隆重注明的)。
另外还可以直接查询看这个会议前⼏年是否都是SCI索引,但是有的会议会隔年索引,所以这个办法不是⾮常可靠。使⽤这个办法还要注意SCI索引中会议的缩写格式,以免漏查。
EI索引
美国《⼯程索引》 EI(Engineering Index),由美国⼯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创办,主要收录⼯程技术期刊⽂献和会议⽂献的⼤型检索系统。
EI-Compendex和Page One
Ei Compendex标引⽂摘收录论⽂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深加⼯;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标志。
据说2006年起EI取消光盘版,只有EI Village2,即 Compendex和Page One合并。
Ei PageOne
Ei PageOne题录不列⼊⽂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深加⼯。有的PageOne也带有摘要,但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带有⽂摘不⼀定算做正式进⼊Ei。
请注意学校⾥⾯说的EI⼀般是指前者!在数据库中检索时,要主要看清楚检索结果中的检索序列号是否11位,并且数据库源是否Compendex。
SCI和EI会议
⽬前学校更认可SCI索引,虽然很多很⾼级别的会议也只被EI收⽽不被SCI收。从这⼀点来说,其实⽂章最好先投SCI的会议,以免“浪费”。
对期刊⽽⾔,SCI有⼀个评价标准例如影响因⼦等,⽽EI则不然,所以这对EI也是⼀个不太好的因素。
索引的周期
对会议来说,SCI的索引周期前⾯说过⼀般是三个⽉左右,⽽EI就没有固定规律,从⼀两个⽉到将近⼀年的都曾经碰到过。
确定会议是否EI索引
对⼀个会议来说,是否确定EI收很难,即使是会议的主办⽅,⼀般也不可能百分百确定本届全部⼏册都会被索引(依据:我师兄投CE2004时电话咨询的过程)。但是⼀般来说,如果⼀个会连续⼏届都被EI全收,那么这届就不会有问题。另外,有些会议会在海报上注明⾃⼰是会被EI收的,这种也是可以投的。
注意:同⼀个出版社的其他会议论⽂集系列不⼀定会被SCI收!例如Springer的Lecture Not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推荐的⼀些国际会议
周围同学和⼀些⽼师公认的评价原则(重要性依次递减):针对性、届数、录⽤篇数、录⽤率、特邀嘉宾的影响⼒。
⽹络上⼤家公认新加坡南洋理⼯的⼀个帖⼦,⽹址如下:
u.edu.sg/home/assourav/crank.htm
请注意这些会议级别和SCI、EI并⽆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顶级不见得SCI或者EI。
请注意这些会议级别和SCI、EI并⽆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顶级不见得SCI或者EI。
Rank 1的⽂章1篇,胜过普通会议10篇。
AREA: System Technology
SIGCOMM: ACM Conf on Comm Architectures, Protocols & Apps
INFOCOM: Annual Joint Conf IEEE Comp & Comm Soc
SOSP: ACM SIGOPS Symp on OS Principles
SOSDI: Usenix Symp on O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CS: ACM Conf on Comp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MOBICOM: ACM Intl Conf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USENIX Conf on Internet Tech and Sys
ICNP: Intl Conf on Network Protocols
以上都是本⼈关注的⽹络、系统和安全的顶级会议,许多论⽂后来都被推荐到IEEE 或ACM Transactions系列。赫冀成
中⽂期刊级别
⼀级与A类,⼀级要⽐A类的范围⼩些。⼀级其实是校⼈事处定的,估计最初是定给学校的教职员⼯的;⽽A类是明确定给研究⽣教育的,所以从两者的选取原则上有⼀定差别。请注意,这⾥列出的⼀级是某⾼校的⼀级,各个学校和单位的⽬录可能会有所差别
本学科⼀级名单
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版)、电⼦学报(中、英⽂版)、计算机学报(中、英⽂版)、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动化学报、系统⼯程理论与实践(中、英⽂版)、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去年学校新增加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控制与决策。
其它相关学科⼀级名单
科学通报(中、英⽂版)、中国科学(A-E辑)(中、英⽂版)、制理论与应⽤、通信学报、电⼦与信息学报等。具体⽬录可参考学校⼈事处⽂件。
如何使⽤⽂献数据库
IEL:即IEE和IEEE,最具知名度和影响⼒;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On Site (SDOS):荷兰的⼀个出版集团,也极其影响⼒;
ACM Digital Library:ACM的所有⽂献;
诚成文化CNKI:清华的中国期刊⽹,能全⽂检索。
SCI数据库的使⽤
ISI Web of Knowledge:即SCI检索库;
熟练使⽤SCI数据库⾮常有⽤,请务必掌握;
除查被收录的⽂献外,还可以使⽤JCR;
JCR和影响因⼦
Journal Citation Report,包括各类期刊的影响因⼦。
建议到⼀个学科,按影响因⼦IF排序,⼀般来说,IF⾼的难度⼤,低的难度⼩,不过太低的,如<0.1⽐较危险,可能被淘汰。
注意IF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国内有些期刊如《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得出⾃⼰的IF,但我们所谈论的是SCI期刊间的引⽤,不可同⽇⽽语。
利⽤GOOGLE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GOOGLE也很有效。直接输⼊全部或部分⽂献名,作者名等均可;
我来浙⼤前,在⾃⼰这个⽅向搜集了⼤约200篇⽂献,95%从因特⽹上获取;
⽆法从因特⽹上直接获取的⽂献,往往被引⽤率也不⾼,因为别⼈难以得到。
建议⾄少读500篇外⽂⽂献,其中100篇精读。农业生产结构
如何寻领域前沿
确定⽅向,读⼀些国内⼀级或IEEE Magazine的综述
熟悉本领域最具影响的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和顶级会议(Rank 1);
在最近3年的期刊或论⽂集中寻⾃⼰感兴趣⽅向的⽂章5篇左右;
认真反复读懂(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如何寻领域前沿
跟踪国际会议,把握前沿脉搏;(Hotnets)
熟悉领域⼤⽜,争取和他们建⽴通信,定期访问他们的主页,了解最新动向;(我的体会);
如何撰写⾼⽔平论⽂
话题要新,紧跟前沿;
⽂献要新、丰富、⾼⽔平;投国外⼀般不引⽤国内期刊,投国内则必须;
最好有数学公式,体现理论深度;
试验环境和结果要介绍清楚;
性能最好和前⼈⽅案⽐较,有说服⼒;
投国外多⽤图表,投国内多⽤定义。
如何投稿
到⽹站,国外⼀般可以电⼦投稿;国内则⼀般电⼦和书⾯⽂档均需要;
国外⽆需审稿费,国内期刊要审稿费,⼀般100-200元,会议⼀般不要发表费⽤,国外期刊基本不⽤,国内⼀级⼀般>1000元,国际    会议⼀般2000-4000,学⽣注册可以便宜些。投稿后,隔1、2个⽉可以催⼀下。不论是否要求,建议另起⼀页,写清所有作者的    学校、⾝份、简历和研究⽅向;
如投中⽂⼀级期刊,不妨写⼀份简单的说明,如⽂章成果的⼀些解释等,⾔词尽量客⽓。
如果投会议,可以⾃⼰选择⼀些会议并设定时间表,投A如被拒改B,接着CDE等,时间安排好⼀年⾄少可以投6-8轮。
如果投会议,可以⾃⼰选择⼀些会议并设定时间表,投A如被拒改B,接着CDE等,时间安排好⼀年⾄少可以投6-8轮。
和⽼板沟通投稿事宜
有些⽼板希望发⾼⽔平国际期刊或顶级会议;
有些⽼板可能不在意,只要SCI/EI就⾏;
⽆论如何,投稿前务必和⽼板沟通⼀下,避免不必要的⿇烦。
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清楚⽼板对⾃⼰的要求;
HDCP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发1-2篇会议,再1-2篇国内期刊,最后1-2篇国际⾼⽔平期刊或顶级会议。
多发⽂章:损失太多经费、⼀稿多投道德风险、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
注意事项
不要⼀稿多投,但尚⽆明确定义,⼀中⼀英?⼀个会议⼀个期刊?
不要伪造数据,胡编乱造。
深圳大学图书馆如果今后想在学术上继续发展,更要注意⽂章质量⽽⾮数量。(SCI删除的例⼦)。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0:4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5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期刊   会议   影响   收录   可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