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是数字化、全球化深⼊到世界各地每⼀个⾓落,影响到每个⼈的时代。我们相信每项互联⽹技术的诞⽣和创新都有⼀场“蝴蝶效应”的开端。有专家表⽰,基于IPv6的下⼀代互联⽹,将成为⽀撑前沿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2017年11⽉,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动计划》,为互联⽹技术的普及和应⽤,以及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由中国信息化百⼈会主办的“下⼀代互联⽹——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公共政策圆桌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程师续合元和⼤家探讨了IPv6国际、国内发展的态势及应⽤前景。
dea分析国际IPv6发展态势
欧美政府积极引导,加速领跑。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IPv6应⽤指南/规划路线图》,以政府⽹络为先导,确定了联邦政府机构⽹络内部和对外的IPv6推进部署任务;欧盟发布指导⽂件,要求⼤型企业和运营商⽹络中部署IPv6,⽤政府采购促进和带动IPv6的发展等;德国、加拿⼤、⽇本、韩国、印度、澳⼤利亚、新加坡等国相继发布IPv6引导政策,制订发展规划;⽐利时、美国、德国等国的IPv6⽤户数、内容源、流量等均居于世界前列。
互联⽹巨头创新驱动,应⽤牵引。以Google、Facebook为⾸的互联⽹公司认定IPv6是必然趋势,坚决发⼒提前部署,从2012年起所有内容全⾯长期开启IPv6,Google、Apple、Microsoft三家巨头主导的终端操作系统全⾯⽀持IPv6,并实现了双栈环境下IPv6访问优先。截⽌到2018年3⽉,通过IPv6⽹络访问Google⽹站的⽤户⽐例已经超过22.2%。
4G业务发展带动,积极部署。全球知名移动运营商如AT&T,Verizon wireless,T-Mobile等都以新建LTE⽹络为契机,积极部署IPv6,实现LTE⽹络的IPv6端到端贯通,从⽹络侧为推动IPv6⽤户和流量快速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肥b从以上情况分析,续合元认为, IPv4地址枯竭是推动IPv6部署的源动⼒。
从全球IPv6发展视图可以看出,⽬前全球IPv6部署进⼊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16-2018年,全球IPv6⽤户增幅超过100%,总数已达5.39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印度的IPv6⽤户数⽬前位居世界第⼀,已经达到4.71亿⽤户。此外,部分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动IPv6的发展。在美国、⽇本、印度、英国等国家,电信运营商部署IPv6的⽐例都⾮常⾼。截⽌到2018年5⽉17⽇,全球活跃IPv6 BGP路由宣告总数为51077,也就是说IPv6在互联⽹⾥占的规模越来越⼤,发展⾮常快速。
⽬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部署IPv6⽹络,已有307个运营商提供IPv6接⼊服务,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经济区域的IPv6⽹络。
国内IPv6发展状况
IPv6⽤户和关键基础资源情况
据APNIC数据显⽰,2018年3⽉,我国IPv6⽤户约253.4万,⼈⼝占⽐仅为0.34%,全球IPv6⽤户数排名第70位,远低于国际先进⽔平。2018年4⽉,我国通告13.27万亿条/64地址,占我国申请IPv6地址空间13.15%,约占全球通告量
于国际先进⽔平。2018年4⽉,我国通告13.27万亿条/64地址,占我国申请IPv6地址空间13.15%,约占全球通告量
5.92%,全球排名第七。⽽在美德⽇等国,地址通告⽐例均超过10%。同时,据APNIC数据整理,我国IPv6已分配地址占全球总量的19.54%,排名全球第⼆,与推进计划发布之前相⽐,我国分配数量提升了10%左右。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所互联⽹中⼼监测平台监测,截⾄2018年4⽉,通告IPv6 的AS数量为127个,占我国所有AS(1383个)的9.2%。可见,我国⼤部分企业还在⽤IPv4的地址,IPv6发展的速度⾮常慢。
青果在线中国防水网域名系统IPv6⽀持情况
截⽌2018年4⽉,全球⼀共1030个根及镜像服务器,其中有985个根镜像⽀持IPv6,占总数的95.63%,IPv6⽀持⽐例较2017年底上升了12%。⽬前,我国常⽤公共递归解析服务100%⽀持IPv6解析。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监测分析平台监测,114 DNS、阿⾥、腾讯、百度等公共DNS全部⽀持IPv6解析。也就是说,域名系统基本都⽀持IPv6解析,但IPv6授权体系有待完善。
⽹络基础设施IPv6⽀持情况
⽬前,中国电信已经开通了20G IPv6国际出⼝带宽。三⼤运营商⾻⼲⽹络设备已经全部⽀持IPv6,但三⼤基础运营商间IPv6⽹络的互联互通亟待完善。三⼤基础运营商城域⽹设备IPv6⽀持度达95%,但⽬前尚未⼤规模对公众客户分配IPv6地址,也未⼴泛为政企客户提供IPv6专线服务。
⽹站IPv6⽀持情况
我们将⽹站分为四类,商业⽹站、政府⽹站、央企⽹站和媒体⽹站。其中,商业⽹站中主页域名可解析IPv6地址的⽹站共有43家,占⽐仅为4.3%,主业可通过IPv6访问的⽹站共有26家,⽀持度仅为2.6
%;政府⽹站中主页域名可解析IPv6地址的⽹站共有4家,占⽐仅为3.4%,主业可通过IPv6访问的⽹站共有2家,⽀持度仅为1.7%;央企⽹站中主页域名可解析IPv6地址的⽹站共有3家,占⽐仅为3.1%,主业可通过IPv6访问的⽹站共有1家,⽀持度仅为1.0%;媒体⽹站中主页域名可解析IPv6地址的⽹站共有4家,占⽐仅为4.2%,主业可通过IPv6访问的⽹站共有2家,⽀持度仅为2.1%。
软硬件IPv6⽀持情况
在⽹络设备⽅⾯,共有四类1876款进⽹电信⽹络设备测试数据,基本上我国⽹络设备IPv6的⽀持率良好。其中,三层交换机、边缘路由器、核⼼路由器、宽带⽹络接⼊服务器等平均70.4%的IPv6⽀持率,特别是核⼼路由器⽀持率
(96.6%)明显⾼于边缘路由器(48.6%)。
在终端设备⽅⾯,对知名度较⾼的10个品牌LTE移动终端测试后发现,基本都⽀持IPv6,包括⽀持发起IPv6地址请求并获得IPv6地址。但完成IPv6业务访问时,部分型号的终端产品需额外进⾏针对性的配置调整。
在服务器软件⽅⾯,常⽤服务器操作系统均已⽀持IPv6,包括Linux、Unix、Win Server等;常⽤商业和开源数据库软件均已⽀持IPv6,包括Oracle、IBM DB2、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等。
IPv6应⽤前景
IPv6是下⼀代互联⽹发展的起点
佩特雷斯库
现在,新的技术不断应⽤在互联⽹中,互联⽹的未来将有很多发展。IPv6并不是下⼀代互联⽹的全部,⽽是下⼀代互联⽹的开始,是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解决重⼤技术挑战,继续演进和发展。因为5G、物联⽹、⼯业互联⽹等新兴技术领域对IP地址空间的需求巨⼤,只有IPv6可以满⾜这样的地址需求;⽽下⼀代互联⽹也并不等于简单将IPv4替换为IPv6,很多核⼼技术都需要根据IPv6的海量地址数进⾏变⾰,需要在IPv6平台基础上不断创新。因此,国家发展改⾰委重⼤科技基础设施项⽬“未来⽹络试验设施”要求各试验⽹络必须兼容IPv6。4G到5G:从移动互联升级到万物互联扩展
未来,5G主要应⽤场景分为移动互联升级和万物互联扩展。其中,移动互联的升级主要包括连续⼴域覆盖场景和热点⾼容量场景;万物互联的扩展包括低时延⾼可靠场景和低功耗⼤连接场景。需要指出的是,IPv6只是应⽤在互联⽹中技术的⼀个要素,⽽新技术将会不断地应⽤在互联⽹⾥⾯,因此互联⽹未来还有很多发展。从演进的⾓度来看,下⼀代互联⽹确实有很多路径。“⼗⼏年前,我们讨论IPv6有没有必要性。当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续合元回顾说,“因为它只是⼀个地址问题,IPv4⼀样可以解决IPv6的问题,特别是现在CPU的处理能⼒越来越强⼤的时候,通过地址转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但是,从前⾯探讨的国际和国内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互联⽹是全球性的⽹络,不是⼀个国家管理的⽹络,⽽是全球互联互通的⽹。
采果器
万物互联:百亿到千亿(连接),物联⽹迈向2.0时代
2020年,我国移动⽹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将达到200-500亿;2030年,移动⽹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将超过1千亿。未来,我国要向物联⽹2.0阶段迈进。物联⽹2.0阶段要有两⼤转变和四⼤⽅向,其中两⼤转变即从⼩范围局部性应⽤向较⼤范围的规模化应⽤转变,从垂直应⽤和闭环应⽤向跨界融合应⽤和开环
应⽤转变;四⼤⽅向即⼯业互联⽹/产业互联⽹、物联⽹与移动互联融合的消费性物联⽹(可穿戴设备……)、⽣产和消费混合型物联⽹(车联⽹、智能家居……)、物联⽹综合集成应⽤平台(智慧城市)。
边缘计算:云计算的延伸与补充
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体或者数据源头为物联⽹设备提供计算、存储、控制等数据处理的⼀种计算模式,其核⼼⽬标是IT 技术与⾏业深度融合实现决策与控制⼀体化的新模式,具有⽣产的⾃感知、⾃决策、⾃优化、⾃执⾏的特点。
⼯业互联⽹是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模式和全新⼯业⽣态体系
谈到未来的需求,确实很多。⽽万物互联⽹的想象空间也⾮常⼤,但对我们国家来说,有⼀个很明确的需求,就是⼯业互联⽹。满⾜⼯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低时延、⾼可靠、⼴覆盖特点的关键⽹络基础设施,也是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业领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应⽤模式,更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新⼯业⽣态体系。
(本⽂刊登于2018年第6期《信息化建设》杂志)
凡来源是本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原创以及合法拥有版权或使⽤权的作品,欢迎转载,请
注明出处。⾮本作品均来⾃互联⽹,转载⽬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不妥,请。
众号作品均来⾃互联⽹,转载⽬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不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