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张国焘的不同人生

阅读: 评论:0

陈独秀与张国焘的不同人生冯兰唐
展开剂    陈独秀与张国焘的不同人生
陈独秀和张国焘 , 一个是党的主要创始人 , 一个是中共一大的主持人。他们参与创造了中国共产党 , 成为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后来他们又因不同的原因 , 被开除出党。所不同的是 , 一个光明磊落 , 至死 不变其节 , 保持做人的操守和尊严 : 另一个则失去良知和自尊 , 卖身事敌 , 成为被历史唾弃的变节者和叛徒。
五四前后
高温密封材料
    1917 年 1 月 , 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 ,来校任文科学长 , 并首从文科进行改革。
江西萍乡青年张国焘 , 于 1916 年考入北大。受陈独秀影响 , 张国焘和邓中夏、黄日葵、高尚德、许德衍等人创办《国民杂志 > , 很得陈独秀、李大钊赏识。张国焘曾迷恋过无政府主义 , 正是李大钊的影响 , 张国焘才从种种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期间 .张国焘 6 月 2 日被军警逮捕。 6 月11 日陈独秀被京师警察厅暗探逮捕。张国焘没几天被 精放后飘极参与营救陈独秀的活动。陈独秀被保释出狱后回到上海 , 这时 , 张国焘也在上海。回到北京 , 张国焘向李大钊转达了陈独秀关于中国也应诙走俄国革命的路的意见。同年 3 月间 , 共产国际委派维 经斯基等来中国考察并结识了李大钊。维经斯基认为中国建立 ; 共产党的时机已逐步成熟 , 并有意予以帮助。李大钊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 , 介绍维经斯基去主海与陈独秀面议一切。这时 , 张国焘又上了北洋政府的黑名单。 ' 学联让张国焘去上海 , 住在陈独秀家。因到北京 : 张国焘把上海的情况向李大钊作了汇报 , 李大钊赞同陈独秀的意见。
1921 年 7 月 23 日 I 中国共产党第一吹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而早在 5 月 , 张国焘便来到上 海,和李达一起做会议的准备工作 , 由于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因故没有出席 , 会议便由张国焘主持。会议选举出中央局 , 一致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 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ldc1000六年共事
中共一大闭幕后 , 陈独秀辞去广东省教育委员长一 职 , 到上海正式履行中央局书记的职责。铜绿山
由此至 1927 年 7 月辞去总书记一职 , 与张国焘共事了六年。 ,
1921 年 8月,共产国际筹备召开远东劳动人民大会 ,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未与任何人商量 , 派张太雷前往日本。陈独秀知道后很是不满。马林便将张国焘去 , 有意鼓励张国焘"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
其实 , 马林说的是气话。不久 , 他与陈独秀会晤 , 便早已将此事置之脑后了。
可是 , 马林的诺对于张国焘来说 , 却如同几只作祟的虫子蓄积于胸 , 不时膨胀、涌动。不久 , 他便有宗派活动 , 以至于在党内有 " 张国焘小组织 " 之说。于是 , 马林认定张国焘有小组织的问题 , 准备在党的会议上通过一个决议。张国焘急了, 陈独秀希望撤消所谓 " 小组织的问题 " 的动议。陈独秀拗不过张国焘 , 便在一次党的会议主特意提出 :" 以后不准再提什么小组织的问题 "。 于是 , 一场不大不小党内风波就此暂时平息。
1922 年 3 思 , 张国焘从莫斯科回到上海。他向陈独秀透露,列宁希望国共两党建立起合作联盟战线。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 , 陈独秀、张国焘与马林有着严重的分歧。马林主张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 他们却坚持与国民党建立党外联合战线。马林无奈 , 只得回莫斯科
寻求共产国际的支持。 8 月 , 马林回到上海 , 立即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党内合作问题。他在会上以不容置疑的口气 , 要求中共中央接受共产国际的决定 , 与国民党尽早实行党内合作。在共产国际铁的纪律面前 , 陈独秀和张国焘均表示服从。苏宁猝死
可是,陈独秀的心境总是忐忑不安。他不无担忧地对张国焘说 " 中共如果遵照国民党的意见 , 取消在国民党内的党团组织 , 这无异是将我们的组织熔化在国民党内 , 没有独立性了,我们做不到的事。 "
隐居上海
  蒋介石发动 " 四 , 一二 " 反革命后 , 陈独秀向中央递交了辞职信 , 到上海过着隐居、自省的生活。
陈独秀辞职前后,张国焘因对南昌起义消极怀疑 ; 被中共中央开除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资格。南昌起义后 , 张国焘来到上海,建言陈独秀"另行组织一个工农党"。陈独秀认为 " 如此大事并非能轻易成功。我们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时 , 尽管陈独秀此时还没与托洛茨基搭上关系 , 仍被作为机主运主
义的总代表受到缺席批判。张国焘作为陈独秀路线的代表 , 免不了被会议质询和批判。陈独秀拒去苏联不乏有先见之明。
最后结局
1929 年 7 月 , 张学良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 , 酿成著名的中东路事件。共产国际立即指示各国共产党要发动一个 " 保卫苏联 " 的运动。中共中央积极响应 , 提出如:" 拥护苏联 "、"武装保卫苏联 " 等很多过左的口号。陈独秀 7 月 28 日致信中央常委 , 批评中央在中东路问题上的宣传 , 甚至在信中批评斯大林。更有甚者 , 他索性亮出党内反对派的旗帜,成立 " 中国共两党左派反对派 " 。此时 , 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已经成为国际共运的主流 , 中共中央只能把他开除出党
1931 年 1 月下旬 , 张国焘从莫斯科回到上海。不久 , 他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担任中央分局书记。 1935 年 6 月 , .他与会师于四川懋功后 , 围绕北上南下之争 , 与等产生歧以至对立。他自恃兵强马壮、人多势众 , 在四川理番另立中央 , 进行分毅活动。 张国焘南下不得 , 只得率部北上 , 与红—方面军会合。
1937 年 3 月 , 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 , 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斗争。鉴于他有认错的态度 , 中央任命他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可是 , 次年 4 月 4 日 , 这位张代主席 ", 利用清明节祭扫黄帝陵的机会 , 一头钻进蒋鼎文的轿车 , 由延安奔西安 , 投入国民党怀抱 , 在军统局主持 " 特种问题研究室 " 。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22:2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5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央   会议   上海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