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和医疗救治相关工作要求

阅读: 评论:0

xx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诊疗
孙吉林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诊疗工作,全力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得到救治,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保障正常医疗服务,构建更加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根据《关于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科学统筹区域医疗资源,以网格化布局医联体为载体,完善方舱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依托医联体(包括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下同),统筹现有医疗资源,以市、县为单位,按照分区包片原则,将辖区内所有居民纳入管理。明确省、市三级医院作为医联体外部协作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者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人均国民收入(二)明确分级诊疗流程。
1.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人员实施健康监测,提前摸清底数,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见附件),以绿(低风险一般人)、黄(中风险次重点人)、红(高风险重点人)进行分级标识,对黄、红标识人员进行专案管理。各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具体医疗机构对口负责养老院、福利院等老幼人的健康监测,确保高风险人健康监测全覆盖。要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对辖区内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建立台账。通过一封信、告知书、设置以及新媒体网络等方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务人员的通知到每一个重点人,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及时顺畅取得联
系。发现患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家庭医生指导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就诊;若患者病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根据病情由医联体牵头医院负责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牵头医院要明确专人负责转诊协调安排工作。
2.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就诊转诊安排。依托“1+5+N”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组织开展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负责全省救治工作指导;5个重症救治基地医院分片负责重症救治支持,接收急危重症患者转院救治;各市、县级方舱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独立院区(楼栋)分级分类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因其他疾病就诊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由相应接诊医疗机构收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指导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重点人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阳性的,及时按照以下分级原则进行管理和转诊:
(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南》及相关工作方案,指导做好健康监测和用药指导,做到“咨询有人答、诉求有人应、转诊有人管”。高龄行动不便的,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原则居家或在养老机构就地,医务人员提供,不转出集中救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也可自愿选择到方舱医院集中隔离。保险电子商务
(2)普通型病例,以及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亚(准)定点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独立院区(楼栋)xor
(3)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定点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独立院区(楼栋)孙晋芳丈夫江伟光照片集中,其中危重型病例收治于ICU病房,重型病例收治于亚ICU病房,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收治于普通病房。
因为你英文(4)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准)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至三级综合医院。
(5)各县(市)至少要有一所综合医院(中医院)设置独立院区(楼栋)、市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均要设置独立院区(楼栋),用于收治需要住院的确诊病例。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20:3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5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冠   救治   医院   转诊   病例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