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冰的人来了》简析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晚期最伟大的三部作品之一,描述了一醉酒的游民。他们整日纵酒迷梦、彼此安慰,以此逃避冰凉而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并赋予生活以意义。本文作者试图从尼采悲剧思想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送冰的人来了》中的体现,具体通过阐述代表着现实世界的希基到酒店之前之后,以及最终离开酒店后的三个阶段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被全力张扬、被扼杀及最终获得新生的过程,论证白日梦赋予剧中人物在这个荒谬、残酷的世界中生存的意义。 《送冰的人来了》的故事发生在位于纽约西部商业区的哈里·霍普旅馆里。住在这个旅馆里的房客们虽然经历各不相同,现在却统统陷入“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境地。旅馆里一位房客的话表达了他们所有人的心情:“我坐在这里,让自尊心沉到酒瓶底上,老是喝得醉醺醺的,这样我就不会看到自己怕得发抖,也不会听见自己嚎叫、哀求:敬爱的上帝啊,请不惜代价让我活得长一点吧!”为了支撑自己在穷途末路的困境中活下去,这人生失败者喝得酩酊大醉,纵情于自己的幻梦之中不愿醒来。他们不再为自己的人生去努力,哪怕最微小的尝试,
都会将他们击溃。令他们生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明天”,“明天一切都会改变”。他们终日都浸在酒瓶的最底端,做着一个又一个白日梦。
奥尼尔在《送冰的人来了》中,让每个人物都不厌其烦地讲着自己的往事,让每个人物都反复做着自己的“白日梦”,让他们永远地祈盼着心中的“明天”。“幻梦”或者“白日梦”一词在文中出现18次之多,不得不说作者是有意为之。酒店老板霍普曾是市政府的小官吏,因贪赃枉法被革职,而今虽开着这片酒店却又时时做着重步政坛的白日梦;曾经是老板的莫特是一个因肤与白人相近而沾沾自喜四处炫耀的黑人,他也做着东山再起的白日梦;三名,她们夜出晨归,虽干着被社会唾弃的职业却又拒绝这种名分而自命为“马路小”,甚至幻想着结婚成家的安宁生活。此外还有曾当过警察的麦格洛因、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威利、酒店侍者罗基和查克等,他们也都在昏睡中做着“明天”的梦。这些人物是毫无社会地位、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最不幸者。 汉语音译
至于那位在所有房客心目中拥有“崇高”威望的、寄托着房客们满心“希望”的五金商品推销员、“送冰的人”希基,他虽然给房客们带来过许多欢乐,企图把他们从白日梦中拯救出来,但最终他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摆弄而陷入新的白日梦的可悲处境。这结尾象征着生命本能的不可抗拒,在新的“上帝”还未出现之前,“白日梦”仍然是维系人们生存的精神力量。
企业发展阶段
事实上《送冰的人来了》通过其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狄奥尼索斯精神,写出的正是现代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并探索了问题该如何解决。狄奥尼索斯这位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纵情于狂欢和感官享受。而《送冰的人来了》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人,他们酗酒作乐,狂欢至极并沉溺于不现实的白日梦当中,体现现代社会人无所寄托无所依赖的精神状态。
奥尼尔提到《送冰的人来了》时曾说,“这也许是我写得最好的剧本。剧中不少地方,把人的灵魂剖析得淋漓尽致,不是出于残忍,也不是出于道德上的优越感,而是出于理解和同情,理解人是生活和他自身嘲讽的牺牲品。”作品其实是曲折地反映了战后西方社会人们寻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寻社会价值,社会归属的过程,作者之所以多次提到“白日梦”也正是影射了美国梦的幻灭,文中所表现的悲剧正是梦想破灭的悲剧。这可以说是代表了大部分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社会动荡与变革在人们心理引起了极大的不安,剧本中那些潦倒者处于临界状态,是“消极性命运”的受害者,他们采取沉溺,逃避的方式,这种狄奥尼索斯式自我书写的方式就具备了产生悲剧的可能性。
在《送冰的人来了》中无论是那一类房客,他们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特点:他们虽各有值得回味炫耀的昔日“辉煌”,但仍然抵御不了命运的摆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被遗弃者,聚巴格西 下载
集在霍普酒店这个人生的最后停泊港。希基每次到来都慷慨解囊请大家痛饮几杯,他有夸夸其谈的口才,善于揣摩大家的心理,讲一些关于“送冰的人”的粗俗故事逗得大家开心。他这次的到来必将给生日庆祝会带来欢乐的彩,仿佛他是大家的救星,所以房客急切盼望他到来的心情就在情理之中。但出乎意料的是,他这次到来虽满足了大家物质上的欢乐,但更为大家带来精神上的疑虑和恐惧,扰乱了往日的“宁静”,他告诉大家自己的妻子去世了使得他醒悟,并努力不懈地劝说每一个人,宣称要把大家从白日梦中解救出来,因为“白日梦”是“真正的毒药”。 贫富差距论文《送冰的人来了》剧终时,作者为霍普旅馆的房客们安排了一个在对白日梦的向往之中纵情狂欢的结局。拥抱狄奥尼索斯精神,从美酒中获取慰藉,从白日梦想中寻希望,这似乎也是奥尼尔为面临信仰危机的现代人指出的救赎之路。
奥尼尔曾表示悲剧并不表示不幸,而剧中所体现和宣扬的狄奥尼索斯式的救赎方式恰好是作者认可的指引人们面对不幸的明灯。而他在《送冰人来了》这部剧里表现的正是对悲剧人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在绝望中呼唤希望,在悲剧中呼唤乐观才是这部剧中悲剧精神的实质所在。剧本结尾描写雨果纵情歌唱,大伙狂笑着用酒杯敲击桌子,在房客们纵情欢闹声
中,落下帷幕。这一结尾是颇有深意的,以追求新生活的“明天”而言,霍普酒店的房客们是失败者,以维护生存的权利而言,他们又是胜利者,这正是拥抱狄奥尼索斯精神,在悲剧中寻求希望的表现,在认同人类悲剧命运的同时同悲剧命运抗争。这也正是剧本揭示的悲剧精神包含的巨大张力。
《送冰的人来了》这部悲剧透露出来对人应如何生存,应如何面对困境和悲剧的思考,并利用这种悲剧精神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表达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引导人在绝望中寻希望,从悲剧中看到乐观。所以庚子之变人不仅要有梦想,也要面对现实,并且无论如何活着的人就应该勇敢活下去。
>白象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