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晚期音乐创作背景分析作者:王京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8期 摘 要:巴托克,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民族音乐学家,匈牙利人,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晚年是在美国度过,本人结合晚期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变化,简要分析他人生后期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 关键词:巴托克;晚期生活;民族性;音乐风格
1 巴托克简介与其时期划分
巴托克出生于匈牙利东部的一个小镇,领土主权 1899年进入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四年后毕业,1907年任该院钢琴教授。毕业后,巴托克结识了作曲家佐尔坦·科达伊,并且从1905年开始对于民间音乐産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匈牙利民歌,他的作曲风格也由此远离了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巴托克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任教30年期间。最终因白血病逝于纽约。在他逝世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演。 1902年~约1906年属于他的早期,巴托克早期的音乐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晚期,风格上受到布拉姆斯,李斯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1907年~李维淼1939年属于他的中期,音乐风格兼具原始主义和新民族主义风格。原始主义的作品突出不协和与野蛮、粗暴,被称为当时最为听众所厌恶的作品,因而很少上演。1939年~1945年属于他的晚期,巴托克在晚期将自己先前的两种音乐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作手法愈发熟练。他的大多数代表作都属于这一时期内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乐队协奏曲》(1943年)《第三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3,1945年)、《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Viola,1945年)
2 志愿者返乡被骂哭巴托克的晚期创作概述
衣原体包涵体 巴托克1940中国城市经济网年10月29日来到美国,巴托克被迫于1940年塘沽二中心小学10月29日离开了匈牙利,在纽约开始了他艰难的人生征程。这是巴托克生命中最后一段时期。刚到美国的一个月中,巴托克在出席的三次重要活动备受公众仰慕,因而巴托克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自此继续从事他的民间音乐收集,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被公认的具有权威性,开始对19世纪民族音乐做出了探索性的进展。在美国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集中于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在此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