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斯河谷:体量虽小但地缘价值大的山前绿洲,怛罗斯之战发生地 说起塔拉斯河谷,这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在属于大陆性气候区的中亚,其偏少的降水量,以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体量,在整个中亚地缘板块中很容易被忽略。即便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北方四州中,也扮演着从属的角。不过并不影响它的战略价值,这一切都与塔拉斯河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数学物理学报
金瓶梅词话本
塔拉斯河所在的地理位置图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千年一叹--陈受谦.mp34:47
来自维达说
斗形纹
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
从地理结构上看,塔拉斯河的条件并不比与之隔沙漠(漠因库姆沙漠)相望的楚河河谷更好。昆格山向西北方向延伸的那段山体,让楚河有了两面受水的机会。相比之下,塔拉斯河所依附的那段天山山体,就要中规中矩的多了。为之集水的吉尔吉斯山、塔拉斯山之间,并没有太大间隔,为塔拉斯河在低地谋取更大的冲积扇。这一点仅从两河在沙漠腹地所延伸的距离也能看出。很明显,楚河在沙漠中所打拼出的狭长绿地带,比塔拉斯河要更多。然而这一点,却并不影响塔拉斯河冲积扇,在丝绸之路北路的交通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那些沿山前草原、绿洲前行的商人来说,每一条从天山流淌出来的河流,都是弥足珍贵的。加上塔拉斯河的位置,无论从游牧还是控制商路的角度,都使之和楚河河谷一样,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塔拉斯河谷相比东侧的楚河河谷而言,体量略逊一筹但地处要地
在近现代的地缘政治结构中,能够争夺塔拉斯河谷的,就是那两个因高、低地差异而分为二个不同国家的民族: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了。如果说,在楚河河谷的分配问题上,俄国人多少照顾了吉尔吉斯人。那些在塔拉斯河流域的分配上,两国的国境线走势,就更贴近于高、低地的地理分割线了。也就是说,吉尔吉斯人的“塔拉斯州”,其核心部分的只是吉尔吉斯山脉与塔拉斯山脉之间的“塔拉斯河上游谷地”,塔拉斯河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294公里。而地缘位置上更为重要的,山前冲积扇则基本上划给了低地游牧民族—哈萨克人。
吉尔吉斯斯坦行政区划图:塔拉斯州偏居一隅
编程语言实现模式
从吉尔吉斯斯坦内部的地缘结构来看,尽管同处天山北麓,但塔拉斯州并没有机会挑战楚河州的地缘中心地位,而是作为吉国“北方四州”的一员,在地缘政治上接受同处北方阵营的楚河州领导。这很大程度上,与吉尔吉斯在塔拉斯河流域的低地上,没有获得足够纵深
应用网关有关。没有低地纵深,以及地理结构的相对封闭,使得楚河州在获得政治、工业双重扶植的时候,塔拉斯州的农牧业仍然是其支柱产业(当然哈萨克斯坦部分塔拉兹地区拥有很强的工业基础)。
古丝绸之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节点:塔拉兹即塔拉斯河谷山前绿洲
如果吉尔吉斯斯坦,当初能在塔拉斯河的山前低地,获得更大纵深的话,那么它的“塔拉斯
州”应该在经济、政治结构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了。事实上,对于我们来说,塔拉斯河流域能够纳入我们的视线,其核心价值也正在于它的山前低地绿洲。因为无论对于古时行走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军队来说,山前冲积扇才是最有价值的补给点。即使是要与山地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也多是在能够连接上游谷地,与山前低地的交通枢纽点上进行。很自然的,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即使是不习惯于定居的游牧民族,也有可能考虑要这样的山前低地上构筑一个永久性的定居点。
塔拉斯抵御了曼因库姆沙漠的侵袭,为卡拉套山保留了一块山前绿地
毕竟在中亚整体干旱的大环境下,像塔拉斯河谷这样的山前绿洲对于游牧补给来说,显得难得可贵了,注定成为所在区域的核心领地之一。这一点,其实从现在中亚国家内部的地缘政治结构中也可以看出。在中亚五国中,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与南天山山脉相邻的国家,其四国首都全部都是在前突的山前冲积扇上。
注:哈萨克斯坦原首都是阿拉木图,后因地缘结构搬迁到哈萨克丘陵北部的努尔苏丹。
塔拉斯河谷出现上规模的定居点,还要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当然塔拉斯河谷出现上规模的定居点,还要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由于东西方之间商路(官方通道)的打通,使得商业交易量大增,沿着南天山山脉的山前绿洲,无数的商旅开始往返经过塔拉斯河谷,自然萌生在此建筑定居点的想法。终于在张骞最初离开长安城后的近一个世纪,塔拉斯河的山前冲积扇上,诞生了一个载入历史的城市—郅支城。听着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没错,郅支城并不是最早在此游牧的康居人所建,而是由匈奴帝国分裂之后的北匈奴第一代单于“郅支单于”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