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都库什山脉:沟通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地缘通道,注定引人垂涎 说起兴都库什山 ,这条绵延1600公里的亚洲中部褶皱山系,绝大部分覆盖了阿富汗。不仅是南亚印度河流域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还扼守了中亚与南亚、南亚与西亚的交通要道,以至于东亚、北亚游牧民族想要进入南亚,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通过这片复杂的山地。公元前2000年~1500年左右,从中亚进入的南亚的雅利安人也正是通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口,征服印度河土著,将自己的印欧语系带入南亚次大陆的。只是就兴都库什山脉本身的地缘结构而言,其板块很少构成强国之间的疆界,很多时候往往是中间的缓冲地带。
兴都库什山脉板块(即阿富汗)的地缘结构示意图
要解释这个不同于大多数山脉边界属性(如天山、喜马拉雅山脉等)的特别现象,我们需要先了解兴都库什山脉的内部地缘结构构成。无论是这三个地缘板块之间的商贸交流,还是透过这三个板块延伸影响力的其它板块(如穿过中亚向南渗透的北亚游牧民族代表蒙古成吉思汗;以及从伊朗高原向东渗透南亚的欧洲民族代表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都必须经过兴都库什山脉方能够达到目的。
教师节感恩卡
中亚农耕区板块、西亚伊朗高原板块和南亚次大陆板块的地缘结构图
张玉舜而兴都库什山脉与隐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山脉不同,其呈叶状的山体轮廓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与其西侧的伊朗高原在地理结构上也完全不同
兴都库什山脉在阿富汗的地形示意图黑涩会apple
说到这点,我们需要多扩展一点。作为一条形态有点过于完美的山脉来说,兴都库什山脉
在山体内部没有明显断裂、突陷(如伊塞克湖盆就是南天山山脉下陷而成),在边缘周边也没有延伸出明显的突起,来庇护出一块类似费尔干纳盆地的地理单元,不像南天山支脉的阿赖山脉延伸,使得吐火罗盆地的阿姆河北岸能够接收更多西风带水汽,而且阻挡了卡拉库姆沙漠的蔓延。这种“完美”使得兴都库什山脉本身并没有太多战略价值,无论是承载人类生存的条件,还是其他板块打通道路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山地的周围。
access2000下载
星火计划
兴都库什山脉呈现叶状轮廓,缺少突出部无法得到足够多的西风带水汽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这意味着,兴都库什山脉的地缘核心点就只是那些既能够承接高山来水,又有低地优势的山前绿洲,外来势力只要征服了这些环绕在兴都库什山脉南北山麓外围的绿洲,才可以自豪的声称,得到了整个兴都库什山脉板块。当然反过来讲,如果外来势力没有办法彻底让土著民族臣服,得到南北山麓的绿洲本身也会演变成一场恶梦,因为高大且内部复杂的兴都库什山脉本身就会为那些反抗者提供足够的藏身之处,而且分散在山地四周的绿洲也给了反抗者足够的时机和角度对绿洲城市,及绿洲之间脆弱的交通线进行持续的袭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一再上演,以至于为阿富汗赢得了“帝国坟场”的称号。 兴都库什山脉南北麓的山前冲积扇绿洲是人口的聚落点
既然兴都库什山脉周边的山麓绿洲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来看看,这些绿洲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这些绿洲相互之间的地缘关系又具有怎么样的价值。根据“风与水”的关系来看,寻绿洲的关键在于河流在山麓的位置。即每一个从山脉腹地流出的河流,基本在山前冲积扇地区都会形成一个人类的聚落区,当然聚落的规模与河流水量的大小呈正相关。所以解读兴都库什山脉也就有了清晰的脉络,这个脉络就是呈叶状轮廓的兴都库什山脉间那些纵横的河流,扮演了这片土地“经脉”的角。当然既然是叶状“经脉”,那就无可避免的会分为南北两部分,即兴都库什山脉北麓和南麓河流与绿洲。如今阿富汗内部的地缘结构也完全是受制于南北两片“经脉”的影响。
地理上,兴都库什山脉北麓绿洲属于吐火罗盆地,为阿姆河南岸地区
既然兴都库什山脉是中亚阿姆河流域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分水岭,那么从地理角度而言,兴都库什山脉北麓,也相当于阿姆河上游所在的吐火罗盆地的一部分,地缘结构上属于阿姆河南岸部分的单元。当然考虑到前面已对吐火罗盆地进行过解读,那么就不再重复吐火罗盆地在阿姆河西北岸的苏尔汗河谷(属乌兹别克)和东北岸的塔吉克斯坦南部谷地,单论阿姆河南岸河谷也就是兴都库什山脉北麓绿洲。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巴克特腊即为蓝氏城(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