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概念题
1.贸易条件:是指一出口国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即一定时期内一国一单位出口商品能与多少进口上哦相交换的比例,也称“进出口交换比价”。它是反应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对一国外贸易影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2.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3.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本国出口工业上,通过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差异变化产品的交换及中间产品的交流,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5.关税配额:是指对配额以内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
二、简述题科目三智能考试系统
1.请分析国际贸易的特点。
1、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不断增多,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日益扩大增强。
2、国际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已呈现各种类型国家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局面;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提高
4、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经贸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
6、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国际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
2.请分析选择外贸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1、本国的市场容量和自然资源条件
2、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
3、国际经济环境:包括国际贸环境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状况。有了好的机会,经济落后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容易。
3.请分析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
重商主义所重的“商”是对外经商,重商主义学说实质上是重商主义的对外贸贸易学说,是巨商大贾、学者、政府官员中的所谓重商主义者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特点和政策主张。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途径则是去的对外贸易顺差,因而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国外商品输入,“多卖少买”,追求顺差,是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主要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4.分析提供曲线的含义并图示。P46
三、论述题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
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会出现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比较成本是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对的比较,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这是比较成本思想的精髓。他指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就可进行贸易分工,这对双方都有利:首先,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其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再次,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的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1、比较成本论在更广的范围里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展。这一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从实证经济学角度科学地给出了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者低的国家,只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这种理论引导着更多的国家加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坚持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
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这是科学的、合理的。3、比较成本论更明显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要求。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分工和贸易能为各国带来实际利益,因而主张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这实际上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撤除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利益的屏障,为外国商品的输入提供条件。根据国际价值规律,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中一天的劳动产品可以换回别国几天的劳动产品。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率水平较高,在国际贸易中获利也就较多,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所获利益便相对较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成本论是发达国家的理论。
也存在较大的不足 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 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四是没有运输费用; 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 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八是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2
四、概念题
1.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参数
私语者2.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3.出口导向战略: 是指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本国出口工业上,通过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差异变化产品的交换及中间产品的交流,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5.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魔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加的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内的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准进口或者加征高额关税或才能进口。
五、简述题课题结题报告格式
1.请分析选择外贸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1、本国的市场容量和自然资源条件
为什么自然界少有绿的花
2、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
3、国际经济环境:包括国际贸环境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状况。有了好的机会,经济落后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容易。
2.分析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
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管制政策
贸易差额论者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一定要由政府进行严格管制。
奖出限入政策
各国都采取种种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比如,当本国货在国际或国内难以与外国货竞争时,可以退还对原料征收的各种税款,必要时还给予补贴。
鼓励发展本国航运的政策
重商主义者认为,强大的商船队是一个国家外贸发达和经济强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积极发展航运事业,为本国商品出口及转运创造有利条件。
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
贸易差额论者认为,只有多卖商品,才能实现贸易顺差。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增强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保持出口优势。因而,当时各国都制定有鼓励本国工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向工场手工业者发放条件较优惠的贷款;(2)为发展本国的技术性产业而高薪聘请外国工匠并禁止本国熟练技术工人外流;(3)对进口的新技术设备减免关税并限制本国的新技术设备输出;(4)为了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各国普遍实行低工资制;(5)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制定各种工业管理条例,加强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3.分析偏好相似说的主要内容。
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
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使工业得到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单位成本时,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4.分析商品倾销的构成条件。
倾销的构成条件:(1)低于正常价值的低价销售;(2)损害事实存在;(3)倾销与实质性损害有因果关系。
特征:(1)倾销是一种低价销售商品的行为;(2)倾销是指不正常的低价销售商品的行为;(3)是以不正常的低价大量销售商品的行为;(4)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六、论述题
1.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P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