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阅读: 评论:0

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在他逝世100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答: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参考)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
人类社会过去的1000年,是波澜壮阔的1000年,是造就巨人的1000年.悠悠千载,茫茫人海,代代英豪,在可圈可点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
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根本要坚持 祖宗不能丢
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抉择.自1840年战争之后,许许多多先进分子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命运,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100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一个客观事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就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实践无止境 创新不停止
nano3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必然顺应实践变化,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即便对《共产党宣言》这样一部划时代的伟大文献,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其中某些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1872年在《宣言》发表24周年时,他们一方面肯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罗迪克发球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曾经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也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同志则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ubuntu 7.04
改善体成分思想不断解放 理论不断发展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解除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使思想与实际相一致.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就要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要以新的举措应对严峻挑战,要以新的思路解决崭新课题.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2、19世纪40年代的一切条件,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都是共同的,但为什么只有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一种正确的理论,而别人则达不到这一高度呢?
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所以,这个思想体系以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其实,任何一个理论体系或者学说,最初总是由某位或某几位人物提出的。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创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自然同他们自身的条件分不开。他们都具有出众的才智、渊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亚里士多德、孔丘如此,康德、黑格尔如此,斯密、李嘉图如此,同样马克思、恩格斯也如此。不承认这一点是不对的。在同一时代,同一个国家中,为什么不是由别人、而是由他们创立了某种新的理论或学说呢?这显然同他们自身具有的条件有关。但是,这只是一个次要的、非决定性的原因。当我们要具体说明为什么正是由这些人物而不是别的人物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或学说时,不否认这些杰出人物的才智、学识、阅历起着重要用;可是,当我们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一种理论体系或学说为什么必然出现时,就不能用某个人自身条件的优劣来解释。很难说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两位伟大哲学家哪个人的才高,哪个人的学识更广,但是,在古希腊只能出现“亚里士多德”,而不能出现“黑格尔”。斯密和李嘉图也只能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有了相当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提出劳动价值理论。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5页)这段话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也讲清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性。一个新的学说之
所以必然出现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其根源或基础是“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即社会生产力发状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思想的发展又有其连续性、继承性。新的学说的创立都离不开前人提供的基础,都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任何新的、科学的理论都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唯其如此,人类思想才能不断进步,人类思想的发展才构成了一条有源有流、不断推进的长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问题,我们也应按照恩格斯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事实”和思想材料”两个方面来研究。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那个时代,即19世纪40年代末,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这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近100年的产
业革命也已基本完成。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1830年“七月革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摧毁了封闭
保守的自然经济,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1页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但是,当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之后,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危机,清楚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英国这个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自产业革命开始以后,已经在1778、1793、1797、1810、1815、1819年多次发生过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
生产过剩危机。从这时起到60年代,英国又于1836、1847、1857、1863年发生了4次经济危机。这个时期,不仅英国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而且还在1857、1866年发生了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我的老师璐君      三)工人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在英国,到1851年,产业工人已有480万人,占全国自立人口的37.6%,此外,还有144万农业工人。工人阶级国家民委同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这是资
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的又一重要表现。
    当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时,工人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同盟者参加这一斗争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工人众曾自发地分散地进行过反对资本家剥削的斗争。到了19世纪30至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以往相比,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范围广阔,声势浩大。在这20年间,当时欧洲最强的三个国家,都接连发生了工人阶级反抗资阶级的众运动,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都得到广大劳动众的支持和同情。第二,工人阶级已经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法国工人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追随资产阶级去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而是为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而进行斗争。英国工人阶级是“在宪章主义旗帜下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他们首先向资产阶级的政权进攻,向资产阶级用来保护自己的这道法律围墙进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16页)第三,法国和德国的工人运动这时都发展为武装起义这样的尖锐激烈的斗争形式。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1840年,英国工人组成的宪章派全国协
全,实际上是近代的第一个工人政党。德国工人于1834年组成了第一个秘密组织——“被压迫者同盟”,1936年又成立了“正义者同盟”。一部分法国工人在布朗基领导下于1837年成立
了“四季社”。
    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的发展表明,这时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四)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材料”。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从阶级性上说,它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对立的,但是,从产生的历史件来说,它也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正如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页、第3卷第441页)    到19世纪30年代,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在社会科
学领域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是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三大发现。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
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当时,资产阶级还是一个进步阶级,因此,反映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还能在一定程度内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这个学说的主要成就是:(1)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劳动创造的。(2)研究了利润、地租、利息的来源。斯密承认利润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李嘉图进一步指出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来源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工人的工资只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于工人创造的价值。
(3)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对立。斯密指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与此相适应,他划分了工资、利润、地租三种基本收入。李嘉图进一步研究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利润与地的对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达到其顶峰。这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
    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一是由德国医生迈尔和英国科学家焦耳确立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其二是发现了生物细胞结构。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于1838年提
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次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运用于动物界,形成了包括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其三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理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单是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而且是人类对整个自然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这就是,人类已经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总体来研究和揭示其客观的、辩证的运动规律。
 
    综上所述,到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和人类思想取得的重要成就,已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充分的历史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4:5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3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