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阅读: 评论:0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手机umd阅读器摘 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领域,马克思在黑格尔、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自身的劳动价值论。本文主要是从劳动的二重性、异化劳动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三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意义,而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主要是物产计价,而不是劳动计价,如何引导人们的价值认同的维度,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去寻答案。
超导可视
经立通关键词:劳动二重性;异化劳动;劳动计价
贵州竹鼠养殖技术
一、马克思终结了劳动价值论的纷争
在马克思提出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前,黑格尔提出了关于劳动本质的看法、亚当·斯密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而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发展,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终结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纷争。
80式通用机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劳动本质观的批判继承。马克思认为,劳動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都参与的过程……人按照自身的协调来引起、调节和控制自身和自
然之间的物质反应……通过这样作用于外部世界和改变它,人同时也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1]409。不同于经费尔巴哈对人的肯定,费尔巴哈的人始终是抽象的人。马克思却是从具体的历史的人出发,人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概念实际上是部分的从黑格尔那里接受它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它是马克思与黑格尔达成一致的关键。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2]163,但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的范围或者作为外化的人变成自身的媒介。
在亚当·斯密的劳动本质观看来,劳动必然是一种负担和牺牲,休闲才是人的适宜状态。对这一点马克思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认为,某种正常量的工作对于人的存在是基本的,在适宜的范围内,劳动的结果是“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3]113。斯密明确了价值产生于劳动过程而非交换过程,突出了劳动是社会财富增进的基石。李嘉图继承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和界定,继承了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继承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承了价值生产于劳动过程而非交换过程。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斯密劳动价值论
的基础上的批判发展,充实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但基本概念的界定仍然不够科学。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4:4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3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劳动   价值   继承   过程   本质   基础   基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