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技术交底

阅读: 评论:0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
交底提要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土层变化情况。
    (2)根据桩的断面大小和土层变化情况以及现场周围环境,确定使用的压桩机械和沉桩需采取的特殊措施。
2、材料、主要机具准备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吊车、电焊条、钢丝绳吊索等小型材料由专业分包单位自行提供。
3、作业人员
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电工、焊工、桩机操作人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二、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制PHC管桩基础,地下室开挖深度自整坪标高(1905.20m)以下约10.4米左右。项目共计六栋主楼预计桩数为1050根,拟采用PHC-AB500-(100)-30管桩,以③6层粉质粘土(局部③51层、③61层圆砾)可作为其桩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地下室、商业、幼儿园预计桩数为640根,拟采用PHC-AB500-(100)-20管桩,③5粉质黏土层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力压桩→终止压桩
2、施工要点
(1)压桩机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和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稳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2)起吊预制桩时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500mm处,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0mm左右。
(3)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超过0.5%。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m/min。
    (4)压桩的顺序:当建筑物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对多桩台,应由中央向两边或从中心向外施压。在粉质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向一边挤压,地基挤密程度不匀。
(5)桩长度不够时,端板破口焊接法。方法是:先用钢刷将端板连接面刷干净,直到有金属光泽,围绕端板分三次焊接,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1m左右进行。
(6)压桩应连续进行,接桩面应保持干净,浇筑时间不应超过2min;上下桩中心线应对齐,偏差不大于10mm;节点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
(7)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当桩长小于15m或粘性土为持力层时,宜取略大于2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少于5次,每次1min;当桩长大于15m或密实砂土为持力层时,宜取2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小少3次,每次1min。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8)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五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9)质量控制要点
(9.1)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压桩用压力表规格及质量也应进行检查。
(9.2)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9.3)接桩施工时,应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上下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使用破口焊接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以防接桩处出现松脱开裂。
(9.4)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三、质量标准
1、桩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及标准图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明;强度要求达到100%,并有管桩出厂试验报告;无断裂等情况。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见下列表1、表2、表3。       
表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值( mm)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长度L
+0.7%L  -0.5%L
采用钢卷尺
端部倾斜
≤0.5%d
阿穆尔河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d
≤600
+5      -4
用卡尺径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取其平均值
>600
+7      -4
壁  厚
正偏差不限-5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保护层厚度
+10      -5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桩身弯曲度
L/1000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试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平整度
2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表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100mm
世界人体之最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一般项目
1
电焊接桩焊缝:
(1)上下节端部错口
钢管桩外径≥700mm
钢管桩外径<700mm
(2)焊缝咬边深度
(3) 焊缝加强层高度
(4) 焊缝加强层宽度
mm
mm
mm
mm
mm
≤3
≤2
≤0. 5
2
2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成品桩质量:外观
            强度
表面平整,颜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的0.5%、
满足设计要求
直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钻芯试压
3
电焊接桩:
          电焊结束后的
停歇时间
min
>1.0
秒表测定
4
GRAPHICALABSTRACT
电焊条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
5
压桩压力(设计有要求时)
%
±5
查压力表读数
6
接桩时上下节平面偏差
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
mm
<10
<1/1000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为两节桩长
7
桩顶标高
mm
±10
水准仪
表3
美女特工传奇
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mm)
桩    型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钢  筋
混凝土
管  桩
1直径
2管壁厚度
3抽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
4桩尖中心线
5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
6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
±5
-5
5
10
2
3残疾人教育条例
四、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场地的旧基础及大块石头,必须预先清除,不然会导致桩位偏差或导致爆桩,水
坑预先填平夯实,地耐力不足的应先换土填实,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和桩身的垂直度。如遇旧
基础及大石块和地耐力不足,报甲方和监理处理。
2、认真做好桩管长度的搭配工作。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周围最近已施工完的桩深度来
参考配桩,以尽量减少桩接头数量,每根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3、施工场地表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若有发现移机到位后,有严重下沉、倾斜现象时,应
即时处理使表面抗压力在每平米大于8T要求后再移机到位进行施工。
4、桩身的垂直度控制。由专人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用经纬仪或线锤观测,配合桩机工
人调整平衡桩机架的垂直度,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桩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避免桩顶破碎或断桩。
上海地陷5、严格控制焊缝的质量和冷却时间。焊缝时应两人同时对称焊接,焊缝应连续填满桩身
处的间隙以防止节点的变形不均引起桩身歪斜造成断桩,严格执行焊接完成后必须1分钟后方能施压的规定,严禁用冷水冷却或间隙时间不够施压。
6、送桩时垂直度及桩标高的控制。送桩器保证与打入的桩垂直一致,送桩器下端与桩顶
断面应平整接触,以免在送桩时压桩力加大,桩顶面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位或桩顶破碎。
7、砍桩时应用截桩器,严禁用空压机或大锤敲打。
8、送桩深度达到或超出设计深度时,出现异常或压桩时压力上下波动不稳定,压力升不上
去,可视为桩身破碎损坏或断桩,应即时停止施工,查清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施工,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①压桩力上下波动继续压桩时,压力不再增加。
②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
③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④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五、成品保护措施
1、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2、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无大的振动,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桩体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3、桩的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平面上,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叠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4、妥善保护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平基点桩,不得受到碰撞和扰动而造成位移。
5、在软土地基中沉桩完毕,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开挖顺序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桩倾斜或位移。
6、在剔除高出设计标高的桩顶混凝土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不横向剔凿,以免桩受水平力冲击而受到破坏或松动。
审核人
交底人
接收交底人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1:1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3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压桩   设计   垂直   接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