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600-静压管桩施工方案

阅读: 评论:0

目 录
桩基分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建筑基础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广东省标准《建筑基础桩检测技术规范》(DBJ15-60-2008);
2.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3月编制的的《广州XX物流园A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广东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XT15-22-98)和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有关要求。
4.本工程有关施工图纸及涉及的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等。
迪兰恒进6750
5.试桩情况总结、静载试验情况及工地例会和专题会议纪要的有关要求。
二、工程概况
广州XXXXXXXXXXXXX工程仓库及坡道、二层平台基础均为PHC-600-130-AB型桩,桩端采用为十字形钢桩尖,管桩桩端持力层为⑥-2强风化花岗岩。
本工程合计管桩1833根,试桩9根,还有1824根未施工,暂定桩长25m。
根据地勘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具强腐蚀性,在弱透水层中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并用C20微膨胀砼灌桩底内孔,填心混凝土应从桩底封起,直至比最上面的接头高出3.0米以上。
三、试桩情况简介
计划共试桩9根,截止目前共试桩10根,其中1根为断桩后在相邻位置补试。试桩情况如下:
热点趋势
试桩情况一览表
序号
桩号
临近勘探孔号
桩尖入土深度
终压荷载
是否在孤石区域
备注
1
A1-199
ZK115
24.2m
巨大奇迹
7410KN
无孤石
地质报告基本符合
2
A1-85
ZK98
29.3m
6800KN
孤石
实际无孤石
3
A2-280
ZK41
27.35m
6800KN
sf-1
无孤石
和地质报告基本符合
4
PA-80
ZK95
28.26m
6800KN
无孤石
与地质报告显示强风化岩深度不符
5
T3-78
ZK83
10m
3200KN
无孤石
10m处遇孤石断桩
6
T3-81
ZK83
12m
6800KN
无孤石
12m时达到桩的极限承载力(补试)
7
A3-130
ZK35
14.3m
3000KN
孤石
14.3m处遇孤石断桩
8
A4-142
ZK104
17m
6800KN
无孤石
17m处遇孤石断桩
9
A4-248
ZK107
20.5m
6800KN
孤石
实际并无孤石
10
A4-122
ZK108
3m
6800KN
孤石
3m处遇孤石
桩号及其位置略图如下:
桩号及其位置略图
说明:1、因桩位编号图过大,此处仅为略图。桩位编号详图另行提供。
2、孤石区域参照勘察资料。
巴蜀文化
3、青圆环为试桩位置。
本次试桩所选的桩位,全部是尽可能与地质勘察钻孔位置一致的区域,但试桩情况与勘探的地质情况有较大偏差,如A1-85、A1-199、PA-80、T3-78、A4-142、A4-248的试桩情况就与报告中显示的有所差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A1-85、A4-248应在孤石区,但实际试桩顺利,未发现孤石影响。T3-78、A4-142处无孤石,但试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孤石影响导致断桩。因此,沉桩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现场地质情况复杂,尤其是A4库,库区靠近石山,孤石区域多,埋深不一。根据试桩情况及近期有关会议决议,拟对如下区域进行探孔:
A1库:A1-9~A1-32A1-80~A1-113A1-126~A1-127A1-121~A1-123A1-140~A1-143A1-180~A1-188A1-244~A1-248A1-277~A1-285A1-338~A1-350                                                                    平台及坡道:T1-34~T1-48 T1-54~T1-63T3-78~T3-81PB-39~PB-40
A3库:A3-105~A1-112A3-128~A1-136A3-143~A1-150A3-159~A1-160
A4库:全部
A1:共355根,探孔103根;A4:共255根,探孔255根;A3:245根,探孔27根;坡道B:共96根,探孔2根;平台:共378根,探孔29根。
总计:探孔416根。探孔终点以遇到岩石层进入3m为结束,进行下一个孔的钻探。探孔结束后提交地质钻探情况报设计院决定具体的桩型。
2012人均gdp
四、地质情况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报告,本工程A4库西侧约2/3区域、A1库南侧、A3库部分等区域存在孤石,孤石埋深约6~10m之间。另外根据现场回填土情况,回填土表层约3m范围内也存在掺杂块石。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耕植土层、坡洪积层、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中、细粒花岗岩,后期见煌斑岩岩脉穿插。本次勘察煌斑岩仅分中、微风化亚层。各岩土层分布情况及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而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①-1素填土层:褐黄、褐红,主要由场地内挖山残积土、全、强风化花岗岩堆填而成,勘察期间正值填土堆填施工,均匀性较好,松散状态。揭露层厚0.306.30m,平均2.63m,底板标高8.3014.75m,平均11.86m
①-1杂填土:灰褐,含有大量的建筑生活垃圾,夹有20%左右的碎块石及混凝土块,其空隙由粘性土充填,粒径20cm-1m,最大可达2m。堆填时间小于2年,均匀性差,松散状,
局部临时道路经过碾压呈稍密状。揭露层厚2.804.50m,平均3.41m,顶板标高12.5019.13m,平均16.58m,底板标高9.7015.73m,平均13.16m
(2)第四系耕植土层(Qpd)
②耕植土:灰褐,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腐殖质,湿,可塑,局部软塑,夹有少量植物根系。揭露层厚0.200.60m,顶板标高11.4112.63m,底板标高10.9612.43m
(3)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
③含砂粘土:褐黄,含砂量约15%,湿,硬塑状态,干强度高。揭露层厚1.004.10m,顶板标高11.5616.29m,底板标高8.3613.43m
(4)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④-1粗砂:灰、灰白,饱和,稍密,局部松散,颗粒分选性一般,土质均匀性一般,含约30%的粘性土。局部相变为砾砂或含少量粘性土团块或透镜体,级配一般。揭露层厚1.505.00m,顶板标高10.1512.72m,底板标高7.209.89m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1:0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3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况   试桩   地质   报告   工程   混凝土   勘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