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说一下,我们第一遍按照地区国别史的划分来讲,因为第一二遍在理解记忆的阶段,如果不按照地区国别来看的话,你会很混乱,如:罗塞塔石碑到底是早期埃及啊还是早期西亚?卧槽“罗塞塔石碑”是个什么鬼,没听过啊。但是到了第三遍融会贯通的阶段就需要抛开地区国别,以整体史的眼光看课本,比如世界各地封建制度有哪些?你需要去公元前后的中国;9世纪以后的日本,欧洲的封君封臣、骑士制度;阿拉伯的伊克塔等等等。懂了不?
今天我们讲古代史上卷75—91页的“新王国时期的埃及”,讲完这部分古代史上卷中关于埃及的内容就完了(罗马扩张还有一点点,后边说)。
1、“反喜克索斯人斗争与再统一”,《卡尔纳尔书版》要有印象,这个算古代埃及的文化。雅赫摩斯要有印象,特别是统考生,统考名词解释和选择最喜欢考这种题。
2、“帝国的形成和统治”,图特摩斯三世考过多次名解。涅木虎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功集团,属于下层,在古代史中,上层绝对是祭祀宗教阶层,军事阶层属于中产。涅木虎和上期中的涅杰斯别混了,最大的区别是时间不一样。
3、“社会经济状况”,做一个简答题,“简述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买我资料看啊(对,这是广告植入)。这个简答不需要记太多,分类好了就行,考试中这个题不太容易考。
4、“王权与神权的关系”,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埃赫那吞改革,也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部分,埃赫那吞改革什么题型都可能考,所以记得越全越好。下文有总结。
5、“埃及与赫梯的争霸”,这是将埃及的对外关系,之前是因为不统一,对外关系就是去统一,统一了就要对外扩张了。拉美西斯二世、卡迭失战役、银板和约是一套内容,做名词解释来记。
6、“新王国的衰落”,简单看。
7、“埃及的文化、宗教”这两节合起来看,大题“简述古代埃及的宗教与文化”,名词解释“阿蒙神”“象形文字”“金字塔”和容易考。一定要注意,这是古代埃及排在第二重要。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我记得古代史中还有个地方提过埃及,是讲述“波克霍利斯改革的”,一下子没到,大家注意一下。
大家记住,埃及帝国的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关于将这个讲的最好的一个是宋鸿兵在《鸿观》2016年第86期“中国历史破解埃及兴衰”和87期“强地方弱中央恒乱之道”。
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及其统治措施
公元前1553年,埃及人赶走了入侵者喜克索斯人,重新获得独立和统一。埃及的统治阶级在赶走喜克索斯人后,立即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雅赫摩斯一世时,曾用兵于南方的努比亚和东北方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图特摩斯一世多年征战,将埃及的势力扩展到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南方,他将埃及的边境扩展到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外,埃及帝国已初具规模。
埃及帝国的最终建立者是图特摩斯三世。他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从而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的胜利震惊了整个西亚,使亚述和巴比伦尼亚也纷纷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将埃及的边境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埃及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
简述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新王国时期,埃及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表现在:
(1)冶炼金属已经采用脚踏风箱以提高炉温,铜器的制作使用了锻造法,还采用了铸造法;
(2)建筑业是埃及的重要部门,取得了较大成就,修建了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等; 黄宾虹画论(3)以亚麻和羊毛为原料的纺织业也很发达;
qltv(4)玻璃制造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了各种颜的彩玻璃;
(5)农业中使用了新的提水装置——沙杜夫;
(6)商品货币关系获得了很大发展,真正的商人出现了;
(7)奴隶制较为繁荣;
(8)土地关系没有根本变化,国王、神庙、官僚等仍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
(9)出现了新兴的奴隶主阶层——涅木虎。
【图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新王国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一前1450年在位)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使其不再与埃及为敌,转而成为埃及的盟友,从而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的胜利震撼了整个西亚,使亚述和巴比伦尼亚也纷纷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将埃及边境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此外他还修建首都底比斯,修建阿蒙神庙,给予神庙大量赏赐。
【涅木虎】*
“涅木虎”一词出现于中王国后期,新王国时期,“涅木虎”与贵族相对立。涅木虎可能经营王室土地,称为王室土地的涅木虎,他们享有世袭租佃权,而且身份也世袭。他们租种法老的土地,向法老宝库交纳租税。涅木虎也服务于军队,或为国王提供其他服务。逐渐地涅木虎成了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占有奴隶,担任官职,成为王权的社会支柱。埃赫那吞改革时,曾提拔了一大批涅木虎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
埃赫那吞改革 *
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四世推行的宗教改革。
(一)背景
新王国第18王朝中期,神庙祭司集团通过插手王室内部争夺王权的斗争,扩大了其政治实力,逐渐威胁到王权。阿蒙霍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统治时期,法老和神庙祭司集团的矛盾达到了相当尖锐的程度。曲江模式
(二)内容
①取消对阿蒙神及其他一切神的崇拜而只准崇拜阿吞神;
没收阿蒙神庙及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铲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
②将首都从底比斯迁至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并改名为“埃赫塔吞”,以摆脱阿蒙祭司集团的影响;
sdtv国王本人的名字亦改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
③提拔一些出身中下层的人(涅木虎)担任高级官吏,以实施和推进改革。
(三)结果与影响
①改革遭到阿蒙神庙祭司及贵族的激烈反对和抵抗。埃赫那吞死后,他的继承者图坦哈蒙放弃了改革,恢复了对阿蒙神的信仰,发还了阿蒙神庙被没收的财产,首都也迁回到了底比斯。埃赫那吞改革彻底失败。
②改革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打击了阿蒙神庙祭司集团的保守势力,加强了王权,提高了中小奴隶主阶层的地位,促进了当时社会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发展。
③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四)失败原因
BLK222①改革所依靠的新兴军事贵族涅木虎的力量相对弱小,而阿蒙神庙祭祀阶层势力十分强大。
②埃及普通人在崇拜新神的过程中一时难以接受,在改革中他们也并未得到好处,反而因
营建新都加重了负担。
【拉美西斯二世】 *
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拉美西斯二世以军事勇猛和大兴土木而著称。登基后曾在卡迭什与赫梯人战争。公元前1283年双方缔订和约,划定边界。在东北三角洲重建坦尼斯作国都,更名为“比一拉美西”,意为“拉美西斯之居”。还下令在底比斯建造了巨大的阿布辛比勒石庙。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法老,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