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性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提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全面分析公司内部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常用的部分机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十七项指标。同时报告利用这些指标,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进行了评价。 (2)提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的重点。在全面分析公司面临的发展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落脚点。 (3)提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五个关键机制的内涵及改进建议。通过梳理公司管理现状,以及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五个关键机制的建设,包括战略规划机制、电网发展机制、人才发展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对外关系管理机制。战略规划机制是指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电网和人才发展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风险管理和对外关系管理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4)提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机制近期建设重点,包括创新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及业务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三个方面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企业制度环境
smac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制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制,又非国际上标准的股份公司的股东所有制,而是股份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的员工所有制,这就出现了“一股独大,一人独裁”的现象,给上市公司带来极大的系统风险。我国上市公司中50%以上的股权属于国家股,国家股就与普通国有资产一样徒有虚名,也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假大股东”,“大股东”所依附的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才是真正的大股东。由于上市公司的员工并未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因而理论上大股东危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在我国已演变为员工危害股东权益的现象。只有真正建立起股东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上市公司的行为和危害股东权益的行为,也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制度环境。目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解决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问题,真正落实人员、财务、资产“三分开”,减少关联交易,提高业绩的可靠性。
二、企业能力
众所周知,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发展的奥妙是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时至今日,战略管理专家们仍然把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能力理论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解释企业产生长期收益的机制,也就是说,阐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存在及存在的原因就是解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上的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一个企业如果不具备核心能力,即使在某一时期取得了高速发展,这种发展也是不能持续的,这就是企业缺乏抵御竞争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考察企业是否拥有核心能力主要看企业是否树立了战略管理理念。
正大传奇战略专家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产业选择问题和在产业内的竞争地位问题。企业成功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产业效益)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革命的冲击下,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变革越来越快,如产业生命周期缩短和产业结构知识化等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能否从容应对产业方面的大变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贵阳学院学报三、企业生命周期
周期有周而复始的含义,就如同一年的春夏秋冬,然而通过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这种周而复始就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通过不断创新,从一个周期的终点回归到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的起点的持续发展。
首先定位企业所在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即所在行业是成长中的新兴产业还是已经成熟的产业或是走向衰退的产业。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所在行业是新兴产业,那么企业本身也相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所在行业是已经成熟了的产业,那么关注企业在该行业中是否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所在行业是走向衰退的产业,那么再关注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能长期保持,或者是考虑创新转型。其次,结合企业本身的生命周期分析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优势是上市公司竞争优势中最突出的优势,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个公司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企业管理经验,才能在行业中保持龙头地位并突出品牌优
晶炼势。企业文化是管理优势形成的基础,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它可以使企业产生凝聚力并且提供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拥有能够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即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及创造和谐有效的工作氛围。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作风、人际关系等现象在良好的习惯和氛围中被熏陶和改善,能够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内增聚力,外树形象,是企业潜在的生产力,是员工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力量。通过营造良好的习惯氛围,让企业文化深深扎根于员工心灵深处,变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永恒的动力源泉。例如,海尔的文化理念是“集众愿为大公”,把员工发展的欲望转化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通过满足市场的外需推动员工内需的实现,再用满意的员工去赢得更多满意的客户,是靠“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成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运行的具体模式是“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与机制,保证了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广泛接受并认同,一度成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典范。
单细胞生物
时代在发展,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企业追求的高境界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热心公益、共享双赢、科学发展的文化,这种文化超越企业狭隘的利益观,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肩负社会责任,谋求与社会和谐共进。
五、企业所处外部环境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在受到挑战,这些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对商业企业来讲都是需要关注的,企业需要和不同的人、不同的利害相关方做充分的沟通,使得其商业决策能够既兼顾眼前利益,又看到长远影响。例如评价一家国际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重分析该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实施业务时,是否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对当地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保证资源的来源、使用能够公平地分配下去。这些都是社会环境对一些国际企业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既要在商业上成功,同时也要在运营过程中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