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生活

阅读: 评论:0

                            可持续发展与生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经济的发展总是建立在资源的索取基础之上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建立在资源利用水平和质量上的,人类的进步也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那么,要保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的同时,又要保证资源的永续合理利用,以避免资源不足而影响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便自然而然的成了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和永恒讨论的课题。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20世纪赤杨80年代提出的,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pc-based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但其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太空飞船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等。1989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是中共中央总书记20037北洋海军兴亡史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之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是指要按照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相协调。由此看来,世界各国都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仅仅是只某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只有做到了各方面协调发展,才是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由科学发展观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几个方面,那么,下面我们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活的联系加以论述,并且,对各方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以说明。首先,在经济上,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高高太子山、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改善体成分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
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其次,在政治方面,当今中国社会的政治可持续发展,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执政地位,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和巩固党的可持续性执政,需要在发展理念上推行廉洁发展。所谓廉洁发展,是指在清正廉洁的社会生态中促进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和个人全面发展,从而保证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在文化方面,在步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化自始至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全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由此可持续发展成了世界发展的唯一选择,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一种文化。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又为传流带来新的内容和冲击,研究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建立新型的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后,在社会方面,应当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并且提高人们的社会和谐意识,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副乳腺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仅是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也是当今世界正在研究课题。它关系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它也离不开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与环境友好和谐的相处以及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和谐。那么,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没有一针见血的经济发展策略,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到不浪费,不毁损。或许,我们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策略,但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以小我感化大我,以促进国家政治政策的顺利实施。也许,我们没有才高八斗的文化水平,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力做到满腹经纶和德才兼备,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献上微薄之力。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的传承束手无策,实际上,我们正是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一员,就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我们正是那汇成大海(国家)的小溪(个人),不要总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但当你吧自己的微不足道做到应有尽有时,它就变得硕大无朋了,所以,可持续发展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于每个人的配合与否。可持续发展,你同样可以伸出你的双手!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5:3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社会   经济   资源   政治   文化   中国   环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